领剩余的吐蕃军逃到布达拉宫里面,唐军聚集在布达拉宫周围,两军形成对峙状态。
王连生不忍破坏这座重要的宫殿,让康巴将领赞吉布对着布达拉宫的吐蕃军队喊话,唐军只要论恐勒一人,其他吐蕃军投降者无罪。
吐蕃军眼看败局已定,继续抵抗也是徒劳,只得将论恐勒绑了交给唐军,全部投降。
王连生觉得,自己以后还要在吐蕃立足,不想跟当地人关系搞得太差,下令将投降的吐蕃军全部赦免,但是将论恐勒斩首示众,以震慑叛逆。
收拾完叛军后,王连生带人在逻些城恢复秩序,为了纪念进入吐蕃的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王连生将逻些城改为文金城,作为吐蕃都护府的驻地。
文金城的形势稳定以后,王连生率领属员和三千唐军留在文金城,进一步规范当地秩序,完善吐蕃都护府的配置,马启立则率领剩余唐军和土浑、康巴军队进攻象雄国。
象雄王赤松巴本以为象雄位置偏远,又有吐蕃阻挡唐军,认为唐军对他无可奈何,没想到唐军杀败论恐勒之后,就向西直扑象雄。吐蕃往象雄路程非常艰难,马启立带着军队不畏艰难,克服高原反应,终于到达象雄国。
象雄国比吐蕃国更加弱小,刚开始象雄军还凭险抵抗一阵,经过唐军的猛烈打击,最终难逃覆灭的命运,赤松巴被唐军俘获带回文金城。
唐军返回文金城后,王连生直接命人将赤松巴斩首,然后拿出从两国俘获的财物分给征战有功的将士,并设宴款待几个将领,众将士无不欢悦。
王连生认为,此次平定吐蕃残余势力,唐军固然善战,但是土浑、康巴两国也是出了大力,有心想反馈他们。
王连生根据各国的面积和人口,将土浑国分为三个领,将康巴国分为两个领,将波如国分为三个领,将吐蕃除去文金城分为两个领,象雄较小,设为一个领,总共为11个领。
土浑和康巴的五个领的官员,基本就以尚比尼和扎日勒推荐为准,吐蕃肢解出来的两个领,王连生提出让达比勒和赞吉布担任管领,两个将领自然是欢天喜地接受,象雄的管领,王连生又重新挑选了一个亲唐的赞普后裔担任。
关于波如的三个领,王连生决定由马启立率领军队回师时讨平,然后授权他就地选人任命。
众人商议一番后,王连生留下三千唐军作为都护府的直属团,其余七千人由马启立带回兰州,达比勒和赞吉布各留一千人作为自己的亲兵,其余四千人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