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比喻虽然有点俗,但是确实如此,下步华夏民族要带着几个襄族打出去,你不考虑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不会出大力,适当给他们一些利益,让他们在基层直接面对和管理夷人,朝廷会省去很多麻烦,华夏吃肉、襄族喝汤,不是挺好吗?”
崔右甫也反应过来:“对对对,倒是臣等愚钝了,陛下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李纯不想就民族问题继续纠缠,就结束谈话,跟着安文远到周边走访视察了一番。李纯走访了几个地方,切身体会到安桂道整体的经济水平确实比较差,就有心在后面帮安桂一把。
在走访中,李纯发现,安桂道的襄人比例较高,民族特色更加浓厚,很多居民穿着民族服装,一些建筑也明显带着骆瓯风格,对安桂也就有了一种特别的印象。
这次远征,安桂道组建11个襄人团,是各道组建襄人部队最多的地方,李纯非常重视,专程到钦江府附近的一个襄人团察看训练情况。
李纯到现场后,这个襄人团专门组织了一次演示,只见这些骆瓯人在汉人军官的带领下,手里拿着新配发的火绳枪,认真做各种操练动作,走起整齐的队列,有了一个部队的基本模样。
在操练结束后,团长向李纯报告说,安桂道的骆瓯人吃苦耐劳,勇猛善战,能够听从汉人军官的指挥,未来配合朝廷的主力军团作战没有问题。
李纯又询问了该团的作战方向、经费消耗、襄人官兵的待遇情况等问题,最后要求范希朝协调好各个襄人团的后勤保障,严抓各团的训练水平,确保战时充分发挥襄人团的作用。
李纯后面又在钦江府周边活动了几天,对安桂道的情况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而后就乘船南下交州海防县,视察镇南军南征的准备情况。
李纯等人到达镇南军大营后,镇南军统领王之孝带着一帮将领赶紧叩拜行礼,而后引导李纯等人进入议事厅。
众人坐定后,王之孝首先进行汇报:“我们镇南军上下,对陛下的到来感到无比荣幸,此次南征作战,镇南军的主要任务是南下进攻林邑、吴哥、文单三个王国,而后向东收服吕宋及其以南岛屿,必要时还要从海路支援镇蛮军,镇南军的对手中,吴哥王国相对较强,但是镇南军带领7个襄人团,军力强大,击败对手应该不难,只是吕宋以南的有些岛屿,目前还处于荒蛮状态,打仗都找不到对手,只能逐岛征讨,比较耗时耗力。”
李纯道:“林邑这个国家,就是东汉时的日南郡独立后发展而来,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