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50章 统筹诸事(2)

,其他还有很多郡、领的官员也要提前做出方案。李纯让韩愈提前筹划此事,中书省也参与进来,把合适的人选定好,在部队完成征服行动后,各级官员和公职人员要赶快接上,避免出现较长的真空期。

由于夏原的人口越来越多,必须提前采取疏解措施,李纯非常关注三个新城的建设。在北部科教城新建的华夏矿业大学和华夏军事大学校区,已经完成主体建筑的建设,正在进入收尾阶段,可以在元和19年正式开学。

由于全国采矿业发展非常快,非常缺探矿、采矿的人才,华夏工业大学的采矿专业也成为紧俏的专业,还没毕业就被预定一空。

东部的工业集中区建设的比较顺利,东圩一带的居民认为搬来大量工厂可以带来大量的就业,甚至他们的房子和土地都会升值,采取了比较积极配合的态度。

工商部要求,夏原主城四个区的大型燃煤企业,必须在五年内搬迁到城东的工业集中区,而且要求新的重型工业只能在工业集中区建设。

西部政务区改到夏圩乡后,拆迁工作进展的非常顺利,所有居民拆迁后,统一安置在以夏圩集为中心的一块区域,京畿道负责修建道路,给每个拆迁户分一块宅基地,将拆迁款分给拆迁户,让他们自己找施工队建设。

尽管一期拆的不多,但是毕竟拆了以后也需要有个过渡,京畿道给每户又分了一笔半年的过渡费,让他们先投亲靠友,或者租房子住。

二期、三期的房子暂时没拆,京畿道跟所有居民签好拆迁协议后,就直接将拆迁款发给他们,在夏圩安置区也分好宅基地,让他们提前去建,等建好了再搬迁。

政务区规划建在夏圩以西,一期跟夏圩安置区毗邻,主要是三个部的办公用房、原先留在长安的其他机构、宗室勋贵的居住区等。

迁都夏原时,为了节约资金,朝廷各部的办公用房面积有限,后来随着人员的增加,办公用房非常拥挤。三个新部的办公楼建的比较恢弘大气,每个部的办公面积是以前的两倍,确保新部有足够的办公用房。

李纯还密切关注三个路的发展建设情况,总体来说符真路的发展更好一些,特别是其经济发展势头很猛,采矿业、冶金业、农业、商贸全面开花,矿石、翡翠、宝石、大米、水果大量往国内倾销,从国内赚走了不少钱。

李纯本来的设想是,通过产业政策,把国内的产品往国外多卖一些,实现国内赚国外的钱,没想到符真路搞得太猛,先从国内赚钱。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