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通往山海关的几个战略要冲,如保定、沧州、蓟州等地,布置了最后的满蒙八旗精锐,下令死守,为大部队及皇室成员撤退争取时间。华夏军的北伐之路,注定要用鲜血铺就。
保定攻坚战:
李过大军兵临保定城下。保定乃北京南面门户,城墙高大,守将是满州悍将济尔哈朗,麾下聚集了近两万八旗兵,誓与城池共存亡。
李过挥军猛攻,清军抵抗异常顽强。红衣大炮在城头轰鸣,滚木礌石如雨而下。
华夏军数次架梯登城,都被拼死击退,城墙下尸体堆积如山。
关键时刻,覃宏武派出的山地营精锐,利用夜色掩护,凭借飞爪绳索,从防守相对薄弱的城东南角悄然攀爬而上,与守军展开惨烈夜战,终于打开缺口。
主力趁势涌入,巷战持续一日夜。济尔哈朗战至最后一兵一卒,自杀于衙署。此战,华夏军伤亡逾万,才拿下这座雄关。
一名叫栓子的太行籍新兵,在巷战中为保护受伤的营官,扑在对方身上,身中十余箭而亡。
沧州血战:
向拯民与李定国主力进攻运河重镇沧州。守将岳乐(安亲王),率镶白旗精锐及部分蒙古骑兵,背靠运河,拼死抵抗。
华夏军水陆并进,攻势如潮。清军骑兵数次出城逆袭,试图破坏攻城器械,均被华夏军火枪营和炮队击退。
攻城战同样惨烈,城墙数度易手。李定国亲临前线,指挥“雪魄炮”集中轰击一点,最终炸塌一段城墙。
总攻时,先锋巴勇身先士卒,第一个冲入缺口,与满洲白甲兵血战,负伤不下火线。沧州光复,岳乐率残部乘船沿运河向北逃窜。此役,华夏军亦付出沉重代价。
蓟州争夺战:
这是打通前往山海关的最后一道重要关卡。守军凭借坚固城防和复杂山地负隅顽抗。战斗呈胶着状态。
一支华夏军偏师在向导带领下,冒险穿越被称为“死亡峡谷”的险峻山路,迂回至蓟州侧后,突然发起攻击。
守军腹背受敌,阵脚大乱。率领这支偏师的将领,是原胶东根据地的赵铁头,他在冲锋时不幸被火铳击中,壮烈牺牲。
士兵们高呼着“为赵将军报仇!”的口号,奋勇杀敌,最终配合主力攻克蓟州。
(三)合围已成,末路穷途
随着保定、沧州、蓟州等要地相继被华夏军以巨大代价攻克,北京,这座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