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明第十六行省!大开发!(3)

计划。

移民是必然的步骤。

按照大明历来的传统,新移民开发的荒地,即归自己所有。

但朱允熥偏偏不按常理出牌。

他的做法是,先宣布东夷所有的土地,皆归朝廷所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这是主权宣示,并无多大的实际意义。

但接下来的操作,就不一样了。

原来土著部落的领地,自然是全部不动,仍由土著自行管理。

并发布对土著的保护令,禁止移民侵占土著的土地。

可实际上,因为文明落后的缘故,土著部落所占据的地方很少。

宝岛上绝大多数地方,都是未开发的处女地。

朱允熥下令,所有新移民上岸之后,要开发荒地,都必须先向朝廷购买,由朝廷划定区域进行开发。

土地出售价格,统一为一两银子一百亩地。

别看这个价格低得离谱,但要知道,在此之前,大明开发荒地,朝廷从来没有收过钱。

毕竟,朝廷历来都是鼓励垦荒的。

谁开荒,田地即自动归谁所有。

甚至还有奖励。

连荒地都要卖钱,自大明成立以来,还是头一遭。

准确点地说,历朝历代,都没有这样的事。

无主荒地,历朝历代都是谁垦荒就归谁所有。

朱允熥之所以这样做,有三个原因。

第一:越是需要钱购买,百姓们越会认为东夷的土地肥沃,因而更加心生向往之情。

反之,若是宣布谁垦荒即归谁所有,则他们都会认为东夷肯定是贫瘠之地。

第二:谁垦荒归谁所有,看似是一种福利,实际上因为地权归属不明,弱者很容易守不住自己垦荒出来的土地。

为什么没有地的流民,贫苦百姓不去垦荒,关键原因正在这里。

贫民辛辛苦苦的开垦一块荒地,别人有钱有势,说地是他垦的,从贫民手中强抢费尽千辛万苦才开垦出来的土地。

这种事情,在这个时代,各地每天都在上演。

简而言之,恰恰就因为垦荒免费获得土地,因为谁开垦归谁所有,反而造成了无权无势的贫民在事实上丧失了垦荒权。

垦荒成了地主和豪绅的专属。

无权无势,守不住地,便不能进行开荒。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