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玥合上简报,眼中露出赞许,“水路与陆路防御相辅相成,才能让宣城固若金汤。”
此时,暗卫“墨”也悄然来到城楼,带来了关于周边州府的消息:“郡主,湖州、常州、徽州等地已派使者来宣,请求借鉴我们的防御战术,还希望能与我们结成‘抗金联盟’,共享军情与粮草。昨日,徽州知府还送来五百匹战马,说是支援宣城军备。”
“联盟之事,可与使者详谈。”赵玥沉思片刻,说道,“我们可将‘水战伏击’‘坚壁清野’的战术整理成册,分发给各州,同时与他们约定,若有金军来犯,以烽火为号,互相支援。至于战马,可拨出两百匹给水师,用于沿江哨卡的快速调度,其余的补充骑兵,增强机动性。”
“墨”躬身领命,转身离去。赵玥再次望向城外,远处的敬亭山层林尽染,山脚下的练兵场上,新招募的预备役士兵正跟着老兵练习刺杀,长枪刺向稻草人时发出的“噗嗤”声,充满了力量感。她知道,宣城根据地的稳固,不仅在于军备充足与防御完善,更在于百姓的支持与各州的联动——如今,这两点都已具备。
十一月初,宣城迎来了第一场雪。雪落无声,将城墙与屋顶覆盖上一层薄白。赵玥冒着雪,来到城内的“忠勇祠”。祠堂内,新立的石碑上刻着战死士兵的名字,从李伟到普通的步兵,每一个名字都被擦拭得干干净净。她点燃三炷香,躬身祭拜:“诸位将士,你们用生命守护的宣城,如今已成为抗金的重要据点,百姓安居乐业,军备日益强盛,你们的牺牲,没有白费。”
祭拜完毕,赵玥走出祠堂,雪已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在地面上折射出微光。百姓们正自发地清扫街道上的积雪,见到赵玥,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拱手行礼,口中说着“郡主辛苦了”。赵玥笑着点头回应,心中满是温暖——这便是她守护这片土地的意义,为了这些百姓的笑容,为了大宋的河山。
当日下午,江南制置使派来的巡边御史抵达宣城。御史在赵玥的陪同下,视察了城防、粮仓、水师与练兵场,又走访了城内百姓,听到的全是对宋军的称赞。“赵郡主,”御史在离开前,握着赵玥的手说道,“宣城如今兵强马壮,百姓归心,实乃江南抗金之楷模。朝廷已决定,在宣城设立‘江南抗金都统司’,由你担任都统制,统辖周边五州军务,望你不负朝廷重托,守住江南半壁江山。”
赵玥躬身领命,目光坚定:“臣定当竭尽所能,守护宣城,抵御金军,为大宋尽忠,为百姓谋安。”
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