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宣城的城墙上,将新砌的青砖染成暖黄色。赵玥站在城楼之上,望着远处的青弋江,江水缓缓流淌,与天边的晚霞融为一体。她知道,宣城根据地的稳固,只是抗金大业的第一步,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但她有信心——有城内百姓的支持,有各州的联盟相助,有训练有素的士兵与水师,宣城定能成为金军无法逾越的屏障,成为江南抗金的希望之地。
从此,宣城之名传遍大宋,成为抗金的象征。每当金军南下,提及宣城,便会想起那场被洪水淹没的落雁坡,想起被烧毁的泗州粮仓,想起那个身披银甲、智谋过人的赵郡主。而宣城的百姓们,也始终记得,在宣和四年的那场战争中,是赵玥带领他们守住了家园,让他们在战火中得以安宁。
宣城的故事,成为了大宋抗金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赵玥,则成为了江南大地上,百姓们口中代代相传的“护国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