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没想到竟能自主打造兵器与战船零部件,这样的军工能力,已远超他的预期。
离开工坊区时,已是午时。赵玥带着李嵩返回城内,在一家百姓开的小饭馆用餐。饭馆不大,却干净整洁,老板看到赵玥,立刻热情地迎上来:“郡主来了!还是老样子,要一碗青菜豆腐汤与两个白面馒头?”
“今日有客人,”赵玥笑着指了指李嵩,“给我们上几道你们这儿的特色菜,再来两碗米饭。”
老板应了声,快步走进后厨。不一会儿,几道菜便端了上来:炒青菜、豆腐羹、腊肉炒笋、清蒸鱼,都是寻常百姓家的菜肴,却做得香气扑鼻。李嵩尝了一口腊肉炒笋,笋脆肉香,味道竟比府衙的宴席还要鲜美。
“这腊肉是百姓自家腌的,笋是山上挖的,”赵玥一边吃饭,一边说道,“如今宣城安定了,百姓们的日子也好过了,饭馆、商铺也多了起来,大家都盼着能一直这样安稳下去,不再受战火侵扰。”
李嵩放下筷子,看着饭馆内其他食客——他们大多是普通百姓与士兵,坐在一起吃饭聊天,谈论着收成与抗金,气氛融洽。他突然明白,赵玥带他看农耕、工坊,甚至来百姓饭馆吃饭,并非只是展示民生,更是在展示宣城的“凝聚力”——百姓与士兵同心,工匠与官府协力,这样的根据地,绝非轻易能撼动的。
下午,赵玥又带着李嵩前往城外的练兵场。与昨日不同,今日的练兵场格外热闹——三千名士兵分成不同队列,有的练习刺杀,有的练习射箭,有的练习骑兵冲锋,呐喊声震天动地。
“这是我们的主力部队,”赵玥指着正在练习刺杀的士兵,“他们大多是经历过实战的老兵,战斗力较强;那边是新招募的预备役士兵,正在练习基础的格斗技巧。”
李嵩走到射箭区,只见一名士兵拉满长弓,箭矢“嗖”地一声射出,精准地命中百步外的靶心。紧接着,其他士兵也纷纷射箭,箭无虚发,靶心处很快便插满了箭矢。“这样的箭术,寻常军队怕是难以企及。”李嵩忍不住说道。
“这都是平日里刻苦训练的结果,”赵玥解释道,“我们规定士兵每日需练习射箭两百次、刺杀三百次,只有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前番金军来犯,正是靠这些士兵的顽强抵抗,我们才能守住宣城。”
说话间,一阵马蹄声传来——李山率领五百骑兵,手持长枪,朝着练兵场中央的稻草人阵列冲锋。骑兵们排成整齐的队形,马蹄踏地的声音如同惊雷,长枪刺穿稻草人的瞬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