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95. 朝堂争论战与和(2)

姓皆称其为‘护国郡主’,这样的将领,若朝廷都不能信任,还能信任谁?”

秦桧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递呈给宋高宗:“陛下,臣这里有份密报,称赵玥在宣城私造战船、扩充兵力,还与湖州、常州等地将领暗通款曲,其心难测。若再让其发展下去,恐会成为第二个‘藩镇’,威胁朝廷统治。不如接受金国议和条件,休养生息,待国力强盛后,再图抗金不迟。”

韩世忠立刻上前,大声道:“陛下,此乃秦桧的诬陷之词!赵玥私造战船,是为了防御金军水路进攻;与周边州府联络,是为了结成抗金联盟,皆是为了大宋江山!秦桧一味议和,实则是畏惧金军,想要苟且偷安,其心可诛!”

殿内顿时陷入混乱,主战派与主和派大臣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甚至有人因情绪激动而互相指责,铜炉中的烟雾被气流搅得四散,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味。宋高宗皱着眉头,看着阶下争论的大臣,心中也陷入了两难——他既想收复失地,洗刷靖康之耻,又担心继续作战会耗尽国力,引发民变;既认可赵玥的抗金能力,又忌惮其势力壮大,成为隐患。

此时,曾前往宣城的钦差李嵩出列,躬身道:“陛下,臣有话要说。臣曾亲赴宣城,亲眼所见赵玥的抗金决心与宣城的实际情况。赵玥所造战船,皆用于防御青弋江、水阳江,并未有进攻之意;其与周边州府联络,也是为了共享军情、粮草,共同抵御金军,并无不臣之心。宣城百姓安居乐业,士兵训练有素,若朝廷能给予支持,必能成为江南抗金的坚固屏障。”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议和,臣以为,金国并非真心求和,不过是因前番宣城之败,元气大伤,想要借机休整。若朝廷接受议和,不仅会寒了抗金将士的心,更会让金国看清朝廷的软弱,日后必遭更大规模的入侵。臣恳请陛下,支持赵玥抗金,与周边州府结成联盟,以保江南安宁,为日后北上收复失地打下基础。”

李嵩的话,让殿内的争论稍稍平息。主战派大臣纷纷附和,恳请宋高宗支持抗金;主和派大臣则依旧坚持己见,认为议和才是上策。宋高宗沉默良久,缓缓说道:“诸位卿家所言,皆有道理。只是此事关乎大宋国运,不可草率决定。朕意已决,先派使者前往金国,试探其议和诚意;同时,命赵玥暂代江南东路抗金都统制,允许其与周边州府结成抗金联盟,朝廷每月拨付粮草两千石、铁矿五百斤,支援其抗金。待使者传回金国消息后,再做最终决断。”

这个决定,虽未明确支持抗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