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或议和,却也算是对主战派的一种妥协,给了赵玥继续抗金的机会。韩世忠等主战派大臣虽未完全满意,却也只能躬身领旨;秦桧等主和派大臣则面露不满,却也不敢公然违抗圣旨,只能悻悻退下。
散朝后,秦桧拦住李嵩,语气冰冷:“李大人,你今日在殿上为赵玥说话,可是忘了自己的身份?若他日赵玥真有不臣之心,你恐难辞其咎!”
李嵩直视着秦桧,语气坚定:“秦相,臣只知为大宋江山着想,为百姓安危着想。赵玥是难得的抗金良将,若因猜忌而错失,才是大宋的损失。臣所作所为,问心无愧,无需秦相多管。”说罢,便转身离去,留下秦桧在原地气得脸色铁青。
而在宣城,赵玥收到朝廷的旨意后,立刻召集张九成、李山等将领与乡绅代表商议。“朝廷虽未明确支持抗金,却也允许我们与周边州府结盟,还拨付了粮草与铁矿,这已是难得的进展。”赵玥看着手中的圣旨,眼中满是坚定,“我们不能辜负朝廷的信任,更不能辜负百姓的期望。即刻派人前往湖州、常州、徽州等地,商议结盟事宜;同时,加快战船建造与士兵训练,做好应对金军再次来犯的准备。”
众人齐声应和,立刻分头行动。湖州、常州等地的将领早已有意结盟,接到宣城的邀请后,纷纷派人前来商议,很快便达成共识:结成“江南抗金联盟”,以宣城为核心,共享军情、粮草与战术,若有金军来犯,各州府互相支援,共同抵御。
短短一个月内,江南抗金联盟便正式成立,赵玥被推举为联盟统领,统筹各州府的抗金事务。联盟的成立,让江南的抗金势力空前团结,也让金国得知后,暂时打消了再次南侵的念头,江南地区迎来了短暂的安宁。
然而,赵玥深知,这只是暂时的平静。朝堂上的主战与主和之争仍未结束,金国的威胁也并未消除。她站在宣城北门的城楼上,望着远处的青弋江,心中清楚,未来的抗金之路,依旧充满坎坷与挑战。但她有信心,只要江南抗金联盟团结一心,只要百姓们继续支持,只要朝廷能坚定抗金的决心,终有一天,他们能将金军彻底赶出大宋疆土,收复失地,让天下百姓过上真正安宁的生活。
此时,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城墙上,将赵玥的身影拉得很长。她握紧腰间的长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这场关乎大宋存亡的抗金之战,她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胜利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