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处理谋略与文书事务。苏文心中激动,躬身行礼:“多谢防御使信任!属下定当竭尽所能,为抗金大业效力!”
像苏文这样的人才,在此次招募中还有很多。铁匠周铁山,曾在军器监任职,因不满秦桧削减军器制造经费而离职,听闻宣城招募技术人才,便带着自己改良的打铁技艺前来报名。考核中,他仅用半个时辰便打造出一把锋利的长枪,枪头淬火工艺精湛,比普通长枪更耐用,赵玥当即任命他为“工坊监”,负责改进兵器制造工艺。
水师舵手陈老根,世代在青弋江捕鱼,熟悉江中的每一处浅滩与暗礁,还擅长利用风向操控船只。考核时,他驾驶一艘战船在狭窄的河道中灵活穿梭,避开预设的障碍,还能准确判断水流速度,赵玥任命他为“水师教头”,负责训练水师士兵的划船与水战技巧。
郎中柳清瑶,出身医学世家,擅长诊治外伤与瘟疫,因金军入侵导致家乡被毁,辗转来到宣城。考核中,她成功为几名受伤的士兵处理伤口,还提出了“士兵战前接种防疫草药”的建议,赵玥任命她为“军医令”,负责建立军队医疗体系,培训医护人员。
随着招募令的传播,不仅临安、湖州、常州等地的人才纷纷前来,甚至连淮河以北、被金军占领地区的百姓与工匠,也冒着风险逃往宣城,希望能加入抗金队伍。为了安置这些远道而来的人才,赵玥特意在城内设立了“人才安置所”,提供临时住宿与饮食,还根据他们的技能与意愿,尽快安排岗位,让他们能迅速投入到抗金事务中。
为了留住人才,赵玥还制定了优厚的待遇政策:
军事人才:将领按等级发放俸禄,士兵除粮饷外,还可获得土地奖励,若战死,其家属可获得三年的粮饷补贴;
行政人才:按职位高低发放俸禄,优秀者可获得晋升机会,还能参与地方政务决策;
技术人才:工匠按技艺水平与工作量发放薪资,技艺精湛者可获得额外奖励,还能收徒传艺,培养新工匠;
医疗人才:郎中按诊治人数与效果发放俸禄,还能获得药材补贴,为军队与百姓治病可获得额外荣誉;
谋略人才:谋士按贡献大小获得俸禄与奖励,重要决策参与者可获得晋升,还能参与军事与政务规划。
同时,赵玥还注重为人才提供发展空间,设立“军校”“工坊学堂”“医馆学堂”等,让军事人才、技术人才与医疗人才能够传授技艺,培养新一代人才;定期召开“议事会”,让行政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