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威胁宋高宗“斩其首级”的消息,她手中的船桨“哐当”一声掉落在甲板上,眼中闪过一丝震惊,随即被冰冷的杀意取代。
“郡主,”墨站在一旁,声音低沉,“金国此举,显然是忌惮您在江南的抗金势力,想要借朝廷之手除掉您。临安方面,秦桧等主和派必然会趁机施压,陛下恐会动摇。我们需提前做好准备,以防不测。”
赵玥深吸一口气,弯腰捡起船桨,目光重新变得坚定:“金国想借刀杀人,秦桧想趁机打压,可他们都忘了,宣城的军队,是为抗金而生,是为守护百姓而生,不是朝廷随意摆弄的棋子。墨,立刻加强宣城防务,增派暗卫监视临安动向;李山,你率骑兵加强周边哨卡巡逻,防止金军突袭;张九成,你立刻整理宣城军民的联名信,若临安真有不利旨意,我们便将联名信递上去,让陛下看看,百姓与士兵的心意。”
“是!”众人齐声应和,立刻分头行动。
宣城城内,百姓与士兵得知金国的威胁后,群情激愤。数百名百姓自发来到府衙前,手持农具与兵器,高呼“请郡主坚守宣城”“我们愿与郡主共存亡”的口号;士兵们则集体写下血书,承诺“若朝廷真要牺牲郡主,我等愿反出临安,随郡主继续抗金”。
张九成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感动,他快速整理好联名信,信上不仅有百姓与士兵的签名,还有乡绅、工匠、郎中的印章,密密麻麻的名字与印章,代表着宣城上下对赵玥的支持与信任。
三日后,临安大庆殿再次召开朝会。宋高宗看着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有主战派请求“拒绝金国威胁,支持赵玥抗金”的,有主和派提议“暂时妥协,调离赵玥”的,还有地方官员上奏“宣城军民情绪激动,若处置不当恐引发民变”的。
就在宋高宗犹豫不决时,金国使者突然闯入大殿,态度傲慢地说道:“大金国皇帝给宋帝的期限已到,若再不答应斩赵玥,我大金十万大军明日便会南下!到时候,临安城破,宋帝被俘,可就悔之晚矣!”
这番赤裸裸的威胁,让殿内气氛瞬间紧张到极点。秦桧立刻上前,躬身道:“陛下,金国使者所言非虚,为保临安,还望陛下速作决断!”
“陛下,万万不可!”韩世忠急忙上前,“若答应金国,我大宋威严尽失,抗金将士心寒,他日再无翻身之日!臣愿率领禁军,与金军一战,保卫临安!”
宋高宗看着金国使者嚣张的嘴脸,又看着殿内争论的大臣,心中充满了矛盾——他既害怕金国的十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