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45章 课题立项(4)

时间。

尤其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更是各个层面的一枝独秀。那个时候的华夏甚至发展都还没起步。

哪怕到了现在都还是在追赶

众所周知,菲尔兹奖更倾向于表彰理论数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研究者。

巧的是理论数学领域的进步其实很难直接变现。往往需要等待几十甚至上百年之后,人们才会从基础的数学理论研究中找到合适的应用方向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傅里叶分析从提出的广泛应用就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

1807年傅里叶在研究热传导问题时,就提出了将函数分解为正弦和余弦波的概念。他的论文热的解析理论中,更是直接建立了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的初步理论。

等到人们发现无线电波的传播和调制解调需要使用傅里叶级数来描述频率和波形,已经是二十世纪初的事情。

到了二十世纪中期,傅里叶变换已经成了通信工程、声学和图像处理等等工程领域的核心工具,一直到现在。

这是件很让人无奈且无可奈何的事情。很多数学家最终选择去了国外,其实也跟导向有关系。

不是不重视理论,是暂时真没那个资格把数学理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这也一直是让田言真揪心的问题。

巧的是,在这个华夏已经开始逐渐走强的时代,十六岁的乔喻就这么突兀的出现了。

第二天一大早,乔喻就已经把青年基金需要填报的资料已经全部完成。

打开邮箱准备发给田导的时候,正好看到陈师兄重新写的简历也发了过来。

乔喻下载之后没有看便也直接放在附件里一起转发给了田言真。顺便在邮件正文里提了一句打算让陈师兄也加入项目组。

既然大家都想加入课题组,那肯定首先要帮过自己的那些自己人。

反正乔喻觉得合作者能力不能力的并不重要。毕竟最难的地方,乔喻有信心自己就能搞定,剩下都是些需要重复验证的部分,并不需要数学能力太强的大佬。

这基于乔喻强大的自信以及一个很朴素的观念。

有能力的大佬级教授们应该去做自己的项目,完全不需要蹭别人的项目,这样才不至于造成资源浪费。

发了邮件之后,乔喻便直接溜出了学校,直奔华清。

虽然他对袁老肯定一百万个放心,但还是对乔曦在华清的住宿环境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