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被李克用点名驱逐,闻讯徒步入洛求张全义勤王。又致书诸镇,同时准备去青州汇合王师范纠集勤王军。
内竖这么干,本就有朱温支持。朱温当然不会坐视,指示张全义灭门。
张濬隐居所在的长水县获悉,一个叫叶彦的汴吏通知张濬跑路。张濬听了,让长子张格——“汝自去,以存香火,勿为我所累。”随后叶彦率义士护送张家人逃走,张濬则——“汴贼破门,围而杀之。”
固然,张濬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愤青,喜欢吹牛逼,政治思路低能幼稚,在相期间被朱温各路野心家利用他“急欲中兴”的缺点当傻子骗。但有一个罕见的优点,底线。
权利和责任是统一的。坐在家里等死蠢吗?对老百姓、一般人确实蠢,到张濬、崔胤、陆秀夫、文天祥、洪承畴、孙承宗、钱谦益这一级,以你正在坐的、曾坐过的位置,该死你就得死。什么让你占了,临到亡国来一句大势所趋,识时务为俊杰,我只是想活着那就别往那站。贪恋权力、好处,又不想承担对等义务、责任,你是个什么东西。
这也是圣人对淑妃貌恭敬而心厌恶的原因。做了皇后,丈夫儿女全部被虐杀,还对弑君者乞活。李渐容、裴贞一、杨可证、南宫宠颜怕不怕死?晚明周皇后、张嫣怕不怕死?
在何皇后、杨可证之间,在苏循、杜让能之间,张濬选择成为后者。
等到张濬遇害,西川王建派人潜入河南将他逃过一劫的遗孀接到成都奉养。
王衍嗣伪位,拜张格宰相。后唐平蜀,又被征到洛阳为三司副使。少子张播亡于淮南,为杨行密庇佑,辟为幕僚——“播每有公事,必于列圣真容前理政,以示未忘朝廷。”
疾风知劲草,患难见人心。
“圣人”张濬还不知道圣人是在回忆他的生平,咳嗽了一下。
“嗯,真知灼见。”圣人回过神来,点头认可。对这种员工,鼓励热情,放在合适岗位干活就行,而非与之辩是非,讨论重大决策。
“张公擅长什么?”圣人主动转移话题。
张濬讶然的看着圣人,分别才四年,就把他忘了?
“乐理,数学,机关术,纵横术,土木术,史,经学也谈不上高明”
他能当宰相,当然是有本事的。会造编钟,手搓乐律,三位数乘法脱口而出。能主持帝陵、宫室营建。擅长理财。经学、历史、法术也是专家。被迫下野的原因在于不明白这是什么时代。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