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左卫将军姜恪转黄门侍郎。
刑部尚书尹君转御史大夫。
吏部侍郎戴至德任刑部尚书。
吏部考公郎中李敬玄进吏部尚书。
李承乾收回思绪,问道:“杜卿在西昌州两年了,如何?”
赵元楷拱手道:“回陛下,杜相在西昌州行事稳重,诸事行正,西昌州这几年发展极快,其人功劳甚大。”
“嗯!”李承乾轻轻点头。
杜正伦之子在两年前当街失手杀人,杜正伦因罪牵连,被罢相,贬任西昌州都督,同中书门下三品。
如今的大唐,虽然有多人在地方以大都督,大都护,同中书门下三品,但人们都知道,基本上都没有回朝任职的机会。
而杜正伦之所以还保留宰相,便是因为他儿子的那桩案子,实在太过蹊跷。
在西市大街上,和别人吵了几句,然后一阵混乱,人就死了,而杀人的刀,就握在他儿子的手上。
事后详查,死者和杜正伦之子,此前从未见过面,也未有任何恩怨,只有一件事有蹊跷,死者的母亲在五年前病故,原本因欠债无力安葬,但不知道有什么人,出了一笔钱,替他安葬。
死者无儿无女,母亲死后没有任何亲眷,甚至朋友在几年来也逐渐的疏远,两年前突然就死在了杜正伦之子的手上。
虽然有自杀的嫌疑,但这里面根本没有任何的证据,即便是有构陷的成分,但三年的时间足够湮灭一些证据了。
谁都知道这是一场用死士进行的陷害,但就是成了。
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有翻案的可能。
李承乾也只能处理杜正伦之子,而杜正伦因其子杀人,虽然没有任何包庇之事,但他已经不适合坐在尚书左仆射的位置上了,所以李承乾只能将他调任西昌州,同中书门下三品。
不过很多事情,虽然一时之间查不出来,但时间一长,终究还是有些蛛丝马迹露出来。
死者的母亲那件事,虽然因为时间久远,所有的线索都被人湮灭,但是那人收到钱财安葬母亲的前后,长安城正好发生了一件大事。
杜曲,被人凿开了。
凿开他的人,正是杜正伦。
杜正伦出身洹水杜氏,与京兆杜氏同出一祖,但支系较远。
早年间,他曾请求与京兆杜氏同谱,却被拒绝,后来又因为泄露禁中语,调任交州。
这次归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