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华教授带着剩下的三名学者,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再次来到了科学楼。
小李被留在了客栈,这是他第一次缺席。
走进实验室,华教授立刻就感觉到,气氛和昨天完全不同了。
史密斯和汤普森主动迎了上来,脸上挂着职业化的微笑,甚至比前几天还要热情一些。
“华教授,早上好。昨天真是谢谢你们了,按照那位小李先生的提示,我们连夜排查,果然在那组寄存器上找到了一个非常隐蔽的虚焊点,这才导致了时序问题。现在故障已经排除了。”史密斯说道。
他的语气很诚恳,仿佛昨天那场紧张的对峙,从来没有发生过。
汤普森也点了点头,虽然表情还是有些僵硬,但眼神里的那种咄咄逼人的审视,已经消失不见了。
“小李先生今天怎么没来?他的‘直觉’,可真是帮了我们大忙。”汤普森甚至还开起了玩笑。
华教授心里一凛,但脸上不动声色地笑道:“那孩子昨天回去之后,受了点风寒,今天起不来了。年轻人,身体就是不如我们这些老骨头。再说,他一个文科生,也帮不上什么忙,还容易给你们添乱,我就让他歇着了。”
“哦,那真是太遗憾了。请代我们向他问好,希望他早日康复。”史密斯客气地说道。
简单的寒暄之后,双方各自开始了工作。
华教授和他的同事们,立刻敏锐地察觉到了第二个变化。
英国工程师们对他们的“监视”,明显放松了。
前几天,他们走到哪里,都感觉背后有几双眼睛在盯着。而今天,英国人似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重新投入到了机器的调试工作中,很少再关注他们这些“旁观者”在干什么。
他们甚至可以更自由地在实验室里走动,更近距离地观察那些裸露在外的机柜和线路。
到了下午,变化更加明显。
华教授注意到,实验室外围的安保人员,似乎少了很多。
一种巨大的疑惑,笼罩在华教授的心头。
英国人这是什么意思?
是他们的伪装真的成功了,让对方彻底放下了戒心?
还是这是英国人欲擒故纵的新陷阱?故意放松警惕,引诱他们露出更大的马脚?
华教授不敢掉以轻心。他依然带着他的“学生”,小心翼翼地扮演着“书呆子”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