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能算明白账,但算不明白人心(8)

希望。

但同样,圣地也是个巨大的陷阱,但凡是投奔而来的倭国游民,都变成了倭奴。

熊廷弼对此不为所动,他到倭国来,不是为了来拯救倭人,他的目的从一开始就很明确,白银、倭奴、牢笼。

他的职责是把倭国牢牢的看死在铜墙铁壁之内,作为一颗钉子扎在倭国,保证倭寇不会再侵扰大明,保证不会有成规模的倭寇肆虐,保障大明海疆贸易环境。

倭人的命运,与他熊廷弼无关。

“均田法的确是倭国的解法,就看倭人自己能不能把握了。”熊廷弼将手中的公文处理停当后,看着太守阁外的倭人穿行,这里看起来如此的繁荣,来往马车不分昼夜,住宅连着住宅,商铺连着商铺。

一切美好都是梦幻泡影,一旦石见银山采完,一切都会戛然而止,而且就在不远的将来。

银山的产量正在逐渐下降,从最开始的一百五十万两,降低到了现在的一百四十三万两,而且还会累年下降,这不是管理的问题,而是600多个间步坑道,部分坑道已经无银可采。

当初陛下给丰臣秀吉开了两个药方,闭关锁国和均田。

就实践而言,这两个办法,都可以让倭国局面,从无序到有序,但丰臣秀吉真的做不到,如果丰臣秀吉能跟百姓一揆一条心,还有可能做到,但丰臣秀吉显然也不是很在乎这些百姓。

“陛下来了圣旨。”师爷将一个密匣封好的圣旨,交给了熊廷弼。

熊廷弼检查了火漆和沿途驿站印章,这个密匣从京师发到了天津州,从塘沽港出海,在济州岛中转对马岛,抵达了长门城,再送到了石见城。

他打开了密匣,看到了皇帝的圣旨。

皇帝陛下将今年大明发生的重要的事儿告诉了熊廷弼,尤其是张居正高压清党和反腐司的发展壮大,这涉及到了大明吏治的长治久安。

皇帝还询问了今年银矿是否还能如数送到大明;其次询问了实控区内,需要多少军备、货物,来年四月一并运来;最后询问了熊廷弼的意见,询问他是否愿意带领大明遴选出的锐卒前往江户。

“职责是逃跑吗?”熊廷弼挠了挠头。

陛下给他的指示是,力有未逮,带着这三千锐卒逃出江户城回到大明,这些军兵也是在溃散演训中表现优异之人,可以做到溃而不散。

这是大明的一次尝试,更加深入的干涉倭国,把钉子埋的更深,让倭人幕府如鲠在喉。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