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70章 太子回朝,监国!(2)

续的安排。

云南路的治理刚铺开,大体上规划都有了,后续需要继续贯彻,不能半途而废。如果是中途改弦更张,改变了三年来的施政纲领,云南路的治理就难了。

恰是如此,云南路需要一个合适的人接管。

杨时治理云南路三年,门下弟子纷纷出仕,在地方上崭露头角。尤其是杨时的弟子胡安国,更是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胡安国年近六十,主张经世致用,恰是如此,他的观点对杨时治理地方很有帮助,借助云南各部的部落族长,以夷制夷,地方渐渐开化。

这个过程注定很漫长。

至少,却已经在不断的推进,尤其是说大宋官话的人越来越多了,汉家的语言、文字和风俗都在一点点的改变。

杨时其他的弟子,如李郁、陈渊等人也不错。

这些人和胡安国相比较,却没有足够的手段和城府去应对。

胡安国目前是最合适的。

杨时心中有了想法,吩咐道:“来人,通知胡安国来议事。”

士兵立刻去通知。

没过多久,年近六十的胡安国走了进来。

虽说胡安国上了些年纪,却精神矍铄,半点不显老,毕竟在云南路的这几年,他整天忙得不可开交,手中更有权势。

权利是最好的一味药。

手中有权,能利用权利践行自己的治学理念,按照心中所想施政,胡安国自然是心中欢喜。

胡安国进入后,行礼道:“老师!”

杨时看着肤色略显黝黑,却目光灿然的弟子,笑着道:“康侯(字),你是绍圣四年中进士的。”

“历任荆南府教授、太学博士、提举湖南学事等职。”

“后来蔡京当权,跟随老夫四处游学。”

“如今在云南路,你才真正一展抱负,按照自己的所学所想施政,慢慢的教化百姓,发展地方。”

“只是,这一切还不够。还要一步步的往下推进,才能够真正让云南路大治,成为我大宋的一部分。”

胡安国微笑道:“有老师在云南路掌舵,未来一定会更好。”

杨时说道:“老夫不会留在云南路,要回朝了。”

胡安国一脸惊讶,问道:“是官家来了旨意,让您回朝了吗?”

“没有!”

杨时摇了摇头,解释道:“不是官家来旨意,是和官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