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师出有名,才能让人信服(求订阅)(1)

“嗯咳。”

朱元璋愣了几秒,随后转移话题道:“怎么忽然过来了。”

说着他又摸向皮皮的脑袋,脸上露出笑意。

“过来汇报工作啊。”

朱云峰笑道:“老祖宗投了钱,那就是天使投资人,咱得向您汇报一下进度嘛。”

“嗯。”

朱元璋点点头道:“说说吧。”

“现在公司已经组建起来了,正在招人,镇里的资料也看了,可以租地了。”

朱云峰说道:“我们镇目前闲置的土地很多,镇里的意思是租一万亩都够,但资金压力太大,我想先租五千亩。”

“我算过了,五千亩地,产粮最少有1600万斤,以每亩地需要20斤种子来算,够给大明八十万亩地。”

“届时我会多搞点种子、化肥和农药,大明这边也可以同步种植个几千亩,那样的话总产粮应该能达到3000万斤,能种一百五十万亩地了。”

“这样一来,明年下半年大明种一百五十万亩水稻,产出的第三代种子到后年上半年,基本就能够推广到全国。”

“当然。”

他顿了顿又道:“这只是估算,实际情况可能没理想得那么好,因为所有粮食不可能全部适合当种子,需要选种和优化。但应该也差不多,在产粮上大明缺少农药,也只能用土制化肥,预计产量上可能要比现代少三分之一,也就是每季度产粮约500斤,不过就算是这样,也比大明每亩400一年的产量高很多,翻了快两倍了。”

大明开国初期,南方是人口和经济中心,所以朱云峰才先以水稻为主,小麦的话目前北方人口太少,不适宜推广。

现代常规水稻亩产基本在600-800斤左右徘徊,800斤以上的是试验田。

但那是化肥农药加上高产种子的情况下。

目前只有高产种子加土制化肥,以农药和工业化肥能增产30%来算,他们的产量至少得少三分之一。

当然。

还有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科学种植。

当今粮食生产可不是化肥农药种子那么简单,这些加一起最多增产50%。

除此之外,还有科学种植的方式以及水利设施等等。

比如选种与整地、播种与育秧、科学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都是科学种植的重要环节。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