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弥补缺口(1)

小楼内,屋外寒风吹拂。

屋里朱云峰关上了阳台推拉门,又打开了桌子电烤炉功能,驱散了寒意。

此刻朱标、朱棣、朱云峰三人围坐在沙发边,烤着火。

朱标看着朱云峰做的简易思维图,在朱云峰的引导下,原本一团迷雾的大明官场,竟忽然觉得清澈如许。

原来是这样.

朱标脑子里在飞速运转,迅速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跟朱棣不被允许插手朝堂不同,朱标虽然没有实权,但却能观政,朝堂上下格局也不是一无所知。

被朱云峰简简单单做的几个标签一引导,顿时就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大哥,云峰,你们在说什么呢。”

朱棣看着朱标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便忍不住问道:“能说明白点吗?”

“明初官场上的格局,应该是以淮西文官和浙东文官集团为主吧。”

朱云峰问。

“是的。”

朱标点点头:“你这么分类我就懂了,李善长、胡惟庸,都是跟着父亲打天下的淮西文官。”

“但事实上,浙东文官集团势力也非常大,以刘基、章溢、叶琛、宋濂四人为首。”

朱云峰直接了当地说道:“他们被称为浙东四先生,也是跟着老祖宗打江山的功臣,虽然功劳比较靠后,远不如李善长,可也是浙东集团首脑。”

“随着刘伯温、章三益、叶景渊三位先生相继去世,朝堂上的浙东官员就只剩下太伯爷的老师宋濂能撑一撑局面。”

“然而好景不长,宋濂告老还乡,造成淮西文官集团在朝堂上已经呈现碾压的局势。”

“更要命的是,他们甚至还与淮西武将集团关系亲密。”

他看着朱棣说道:“二祖,你说说,如果你是老祖宗,看着自己打天下的那群文臣武将勾结在一起,把持了整个朝廷,你会怎么办?”

“当然是杀!”

朱棣毫不犹豫地道。

他现在也算是有点眉目了,知道其中的关键所在,也差不多有点明白为什么朱云峰说是跟明初党争有关系。

原来根源在此。

见到朱棣也已经有些清晰,朱云峰微微点头。

明初的官员主要分三个集团。

由于朱元璋搞过几年科举,但效果不理想,于是选择了察举制。

察举制最容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