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弥补缺口(2)

易出现什么呢?

自然是乡党。

且朱元璋是淮西人,起家又是在淮西地区,造成了淮西人互相举荐,朝廷高官淮西人不胜枚举。

其中以胡惟庸、李善长为首的淮西人就是淮西文官集团的首脑人物。

而为了防止这种一家独大的局面,朱元璋就扶持浙东人把持监察权,以此进行制衡。

如刘伯温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章溢为御史中丞兼太子赞善大夫,宋濂更是被任命为太子的老师,称为开国文官之首,皆委以重任。

但显然老朱失算了。

浙东集团倒得太快,跟着他的那些浙东文臣病死的病死,老得退休的退休,根本没能力和淮西集团抗衡。

于是老朱就只能亲自下场把威胁到他皇权的淮西文官集团杀个干净,并且还弄死几个与淮西文官集团关系亲密的淮西武将勋贵,以儆效尤。

胡惟庸其中一条罪名就是疑似下毒害死刘伯温就是最重要的一个明证。

所以当中的逻辑就能一下子理清楚。

原本淮西集团与浙东集团抗衡,老朱还算放心,便渡过了安稳的明初十多年时间。

可随着浙东集团领军人物相继去世,最后一位宋濂也告老还乡,淮西集团一家独大,威胁到老朱皇权,便遭到了屠戮。

那么在这场政治风波当中首当其冲被波及的自然就是胡惟庸和李善长他们大量举荐的淮西文官集团。

现在朱云峰就把这个情况给他们具体化,以简易思维图的形式展现在他们面前。

虽然不一定完全准确,却简单易懂。

在这样的引导下,朱标脑子里迅速勾勒出一副画面。

显然。

自己父亲想要的结果无非就一个——把目前把持朝政的淮西文官集团处置干净!

难怪历史上父亲要以谋反为借口。

也只有这个借口才能够顺理成章把事态持续扩大。

如果他能够做到这一点,让父亲满意,未来施政权就能够握到手中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朱标想通之后,忍不住颤抖起来道:“岂不是说,中书省及六部、御史台、诸多淮西籍官员皆要杀戮?”

“嗯,所以老祖宗在胡惟庸案之后,就对这个权力架构进行了重新调整。”

朱云峰点点头。

明初的顶层权力架构最初沿用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