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九章 大明的问题在于内斗(5)

抗争,甚至可以说整个大明都在斗来斗去。

而孙副教授在进行其它政治设计的时候,整体的思路就是解决大明内斗的问题。

他把皇权从内斗当中摘出去,通过制度分裂文官集团。

再做精妙的税收制度,对于田亩数量过多的大地主,进行高额赋税。

对田亩数量少的农民,减轻赋税,倒逼大地主减少土地数量,增加中小地主数量。

接着取消卫所,减少宦官和锦衣卫的权力,如此就能缓解皇权与官员、士绅、百姓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化解各阶级内耗。

并且这样分裂文官集团也有好处。

明朝由于文官集团整体利益问题,导致他们后面的士绅集团能够从中获利,在文官集团的庇护下可以不用纳税,还能把税务转嫁给百姓,让百姓苦不堪言。

文官集团内斗之下,为了迅速获得皇权的支持,就不得不不断让步。

包括税权便是如此。

宋代的时候官员工资很高,但那是依托于宋代高机制的税务管理,没有任何一个文官敢在这方面和皇帝斗争,因为那是在与整个文官集团对抗。

如此只需要再设计别的制度,缓解土地兼并,处理卫所的遗留问题,就能极大地缓解明朝的内耗。

“这个厉害。”

朱云峰看完后夸赞道:“虽然我觉得还可以再改改,不过真的牛逼。”

朱棣挠挠头道:“你是想用这套制度放在永乐朝?”

“并没有。”

“你不是说这个很厉害吗?”

“怎么说呢?”

朱云峰摇摇头:“这个思路其实是不错的,而且参考了宋朝的设计,还尽量剔除了宋朝设计的弊端,但这非常考验皇帝的英明程度,在文官内斗剧烈的情况下,皇帝要是菜,那大明就得完蛋。”

说完之后,他又沉思道:“不过仔细想想,大明的皇帝基本上都不算特别菜,所以如果其它的设计没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或许可以拿这套去试试水。”

孙副教授的思路出色点就在于把大内斗缩减成小内斗,再引入责任制度的话就相当于给了一个拍板机制。

这样文官内部斗争,谁拍板做决定,谁承担责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点像我们这边书记和县长之间的情况,双方都得斗争才能拥有施政权,但书记也有拍板的权力。

只不过这样做会不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