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十二章 五权分立,加强集权(6)

,从这个方面就极大地加强了皇帝对其它部门的掌控。

但这个制度也有弊端,那就是皇权会史无前例地大。

因为以前的文官集团把持着行政财政司法监督等等,除军权外什么都控制,就意味着以文官集团为代表的相权力量很强。

而细分之后,相权遭到了分权,最终财政预算权又捏在皇帝手里,各部门就得看皇帝的脸色行事。

而皇权变大了会怎么样呢?

当然是遇到强的君主,国家就强。遇到弱的君主,国家就弱。

由于分权出去之后,上下级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都有细纲来做,会让行政效率会变得非常快。

比如本部门只负责本部门的事务,专心搞发展。

但也因此一旦需要各部门协作的时候,就需要皇帝来进行资源和权力调配。

碰到英明的君主这肯定没问题。

碰到个不管事的傻蛋君主,双方系统独立,不能彼此协作的情况下,很快会出现混乱,以至于党争现象。

因此这套体制很考验君主的能力。

然而这也确实是朱云峰认为在明初时候最好的设计。

毕竟朱元璋和朱棣都是明君。

以这套设计的话,就能加快行政效率,迅速把国家发展起来。

等将来他们要挂的时候,再考虑到以后君主可能存在的弱智问题,就慢慢把皇权让出去一些,加大文官集团自主权力,防止碰到蠢蛋君主乱搞而加速国家灭亡。

只能说,孙教授说的对,确实没有最完美的制度设计,只有对当时来说最好的设计。

“唔,听起来是不错。”

大朱棣自然能够察觉到如果用这套体系的话,皇权会极大增强。

但他又摇摇头道:“恐怕难以实现啊。”

“我知道原因,是因为治理成本,把所有的权力一股脑放在一个官员身上,在他治理地方的时候,就能够迅速解决。”

朱云峰说道:“但如果开新的系统,就会导致本来一个官能搞定的事情,要出现七八个官。宋代冗官情况严重就来源于此,我说得对吧。”

“不错。”

大朱棣点点头。

北宋是非常分官员权力的,二府三司制,皇帝牢牢把控财政权和兵权,把相权给分得七零八落,所以哪怕文官权力再大,也出不了权臣。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