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多则九石,少则七石,均在八石之间。”
“八石?”
师爷脸上露出愕然的表情,叹道:“我这一辈子都未见过有田亩能产八石,以前也只听说皇庄能产那么多,现在也算是真正见识到了。”
老书吏笑道:“太子深谋远虑,不会无的放矢。这次常湖二州的试种大获成功,或许早就在太子的意料之中,因而这才让我们这些日子先誊写公告,以便于百姓换种。”
“好好好。”
伍县令大喜过望,连连点头,随后又想了一会儿,一边指着外面,一边回头走向书桌道:“快,把公告重新换一次,把消息也加上去。”
“是。”
众人喜笑颜开。
虽说换公告肯定会麻烦点,但再麻烦又怎么比得上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全县百姓呢?
九月末,是第二季水稻成熟的日子。
湖州长兴县,晚秋时节,江浙地区依旧艳阳高照,温度适宜,令人舒畅。
在长兴县靠近太湖一侧,一眼看过去,金黄的稻子随风轻摇。
由于稻少田多,朝廷在太湖沿岸选了十多个县,每个县分数万亩稻种,使用化肥掺杂农家肥,由典农卫进行集中耕作。
这些典农卫除了少部分士兵以外,其余全是朱标当初在皇庄征召的农户,由他们对其余农户进行指导种植。
此刻在长兴县东面,太湖沿岸的田野当中,不知道多少百姓聚集在他们的田野附近。
长兴县令派人敲锣打鼓,喊附近乡邻过来围观。
今日是收稻的日子。
“前几日已经看过一次,但今天看,还是让我觉得有些像是在做梦一样。”
“是啊,这辈子都没见过如此硕大饱满的稻子。”
“你们看那边,那是隔壁王庄的田,那稻子多小,现在王庄的人怕是已经悔死了吧。”
“之前县府本来是选的他们那边的地来耕作,但他们村里人怕毁了今年秋耕,结果这好事落到了李家村头上。”
远处田埂边人山人海。
长兴县这次有四万多亩的指标,原本县里是打算全放在太湖边上的好田。
但有些村却不愿意,反对声音很大,因此县里就只好东一块西一块安排,其中多数都放在了县西北方向的顾渚山脚。
其余的则分散在县东太湖周边。
此刻李家村的田地里的稻子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