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五十章 红巾军的造反贼来了南京(2)

他的职位其实跟吕大器一样,都是来南方处理张献忠的大员。

只是袁继咸于崇祯十五年被派了过来,但一直拿张献忠束手无策,还丢了武昌,因此朝廷在崇祯十六年五月派吕大器来取代他。

但袁继咸也没有被撤职,而是就继续留在九江募兵。

后来吕大器也一直拿张献忠没什么办法,朝廷又在崇祯十七年正月把吕大器给撤掉,仍旧让袁继咸担任。

如今历史大为改变。

由于吕大器上交的公文当中说已经处理掉了张献忠,导致朝廷打算撤掉袁继咸,让他去南京当兵部右侍郎。

只是因道路遥远,任命书才刚刚送达,袁继咸正打算启程,听说吕大器到了九江,他就去迎接。

结果当头棒喝,来的是太祖。

跟诸多官员一样,袁继咸刚开始也不敢置信。

直到船上那么多高级官员异口同声,还拿出了洪武朝的视频给他看,他才震惊地信了,然后马上跪地愿意拥戴太祖。

船队继续浩浩荡荡向东而去。

至二月初,队伍就抵达了南京城,缓缓地驶入了秦淮河岸。

老朱站在船头,眺望着这座二百余年后的南京城。

一股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扑面而来。

熟悉感是那城墙。

金陵城的城墙自古就有,特别是孙吴时期,孙权定都建业,让这里迅速垒起高墙,成为龙盘虎踞之地。

但千百年来,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特别是宋末与元末,无数次战火洗礼,使得金陵城原本的城墙早就残破不堪。

老朱建立大明,定都南京之后,就对金陵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包括后世南京城残存的城墙,很多都是洪武初年所修,上面还有当时修建的督造、官员、工匠的名字。

如今尚未至清末,金陵城目前的城墙基本上都是洪武时期修建,模样与那时的城池一模一样,因而老朱一眼看过去,只看到了那股熟悉感。

可又很陌生。

陌生是在洪武年间的大明金陵城可没有现在这么多人。

事实上在经过七八年的发展之后,朱标已经对南京城进行了规划以及人口扩充,繁华程度与日俱增。

然而这种短时间内的快速增长自然还是比不得二百余年的底蕴。

据说晚明时期,南京城人口已经达到了三百万以上,秦淮河岸两侧停满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