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浙官员都愿意跟随太祖陛下了,还有很多人通过仙器去了洪武朝呢。”
“唉,希望太祖陛下能多肃清一下吏治,降一降税吧。我家原来家底还算殷实,有二十多亩田,两亩桑林,一亩宅院,现在也就能勉强糊口了。”
有人叹息说道。
江浙地区文风比较重,识字率很高,而且明末社会风气比较开放,东林党鼓励广开言路,所以认字和敢说话的百姓还是很多。
如今北方地区多灾多难。
受小冰河影响,陕西、河南、河北等地灾荒严重,南方地区也有不小的灾情。
据史料记载,崇祯年间,就连广东海南那样在后世冬季常年保持在二十度左右的地区,都多次有降雪的记录,可见这个时期的天气异常变化有多大。
太湖流域本身就是产粮大区,受灾变气候影响,粮食也有不同程度的减产。加上江南地主很多改稻为桑,种植棉花、桑树、麻等经济作物,更加加剧了粮食产量的降低。
接着朝廷对自耕农的税又重,很多江南百姓都活不下去。甚至还有官逼民反的情况,如许都之乱,白头军之乱,便能知晓如今的世道之艰难。
“让一让,让一让。”
就在这时,告示栏外又有衙役推开围观的人群走进来,把一张新的告示贴在了旁边。
“快看看,快看看,又发生什么了?”
“别挤别挤。”
“来个人念一下。”
等衙役们走后,百姓们马上又聚拢过来。
“陛下感念于百姓之艰,额定归附区取消所有赋税一年,永久取消三响,没有田地,或家中田亩数量少于五亩者,可找官府报名登记,一月之内。要把查抄的卖国官员、贪官污吏及叛国的地主劣绅土地全部分发给无地百姓但有虚报、瞒报,多领田地者,杀无赦”
有人大声把告示内容念出来。
实际当然不是,而是用的第一人称口吻,内容是“朕念大明百姓之艰,遂减赋税一年,永不加三饷”之类。
但明末的时候其实很多地方已经与后世地方方言没什么区别。
而且从唐宋到明清时期,是中华大地语言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古人日常说话也不再是那么文绉绉,而是以白话俚语居多。
所以翻译过来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听到老朱要把查抄的卖国官员以及贪官污吏地主劣绅的土地分发给百姓,周围百姓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