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九十九章 怀念能上网的日子(2)

室。

此刻朱标正坐在大桌子旁边,与老朱汇报着他去崇祯朝之后,自己在这一年内对大明的发展规划。

“去年到现在,江浙地区大量铺设铁轨,修建火车站,通过电台连接,完成了两千公里左右的铁路建设,基本已经能够覆盖到整个江浙。”

朱标拿着新印的大明地图,在上面比划道:“父亲请看,目前铁路西至池州、东至松江、北连淮安、南通绍兴。目前的计划是把铁路修至温州,泉州,这样浙江、福建、江苏三地就能畅通无阻,现在海贸的大部分商品都是到这些地方,长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了大明主要的外贸活动区域,这对于我们吸纳世界金银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运输将会极大扩增商贸能力。”

“嗯。”

老朱看着上面的铁路网分布,点点头道:“做得很好,大明不比现在。现代长江三角洲虽然也是最重要的贸易地区,但还有深圳、广州做为贸易枢纽。大明没有后世的能力,就要因地制宜。江南是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产区,又是大明首都,经济比其它地方天然要好,先发展这里,把这里的经济做大做强起来,再慢慢辐射到其它地方。”

“儿臣也是这么想的,可惜了,现在大明的工业能力还是太薄弱,眼下也只是修建了一些钢铁厂,虽然有大量现代机器生产,可我们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

“这个慢慢来,产业工人对学历的要求不高,现在大明不缺乏劳动力,我们完全可以一边培养工人,一边帮他们读书习字。”

“是的,儿臣是这么做的。目前开设了大量夜校读书班,在南方主要城市进行扫盲运动,孩儿打算至少在十年内,要把大明的文盲率从现在的95%以上,下降到10%。”

朱标笑着说道:“干教育不容易,从孩子开始就得读书习字,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人生至少得有十多年的时间都在学习,但大明等不了那么久,先干基础的工业,将来把教育做好了,再提升技术,反正技术都是现成的,可以直接从现代拿,倒也不至于从头发展,那样的话恐怕得几十上百年的积累才能做到。”

“哈哈哈哈哈哈。”

朱元璋笑起来,乐道:“多亏了云峰和小季,如果不是他们的话,大明现在还是一穷二白呢。也是后世国家发展的好,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才能让我们有机会捡这个便宜,这是咱们汉人的优良传统呀。”

朱标笑了笑随后又道:“去年到今年的收入开支都有规划,在收入上还是增长明显。即便是轻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