徭役减赋税的情况下,光农业税就达到了折合六千八百多万两白银,加上商税总计是九千三百六十四万两,这已经是宋朝的水平。”
“我听说宋朝是对百姓和商人极具压榨才有这个结果,但我大明没有,这无疑说明了我大明更好嘛。”
“其实还是生产力的提升,宋朝也是经历过占城稻的农业革命,南方地区普遍从一季稻变成了两季稻甚至三季稻,粮食产量大大提升,人口和社会财富提升,税收自然更高。咱们也是经过现代农业技术革命,通过优选种子、化肥和农药,大大提高了生产力,这次农业革命甚至比宋朝那次还要迅猛数倍,一年产的粮食够全国人吃七八年了,如此才有现在优渥的条件。”
“确实,云峰说的没错,先把粮食握在手里,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然后才能做别的事情。如今南京的粮价几何了?”
“南京的粮价已经很低了,快跌破三钱一石,孩儿已经尽力在维持粮价。南京还是人口众多导致粮价能够维系,其它地方,像北方很多区域粮价都跌至两钱一石。”
“是白米还是糙米?”
“白米,糙米的价格现在是二钱七八分。”
“这么少?”
老朱皱起眉头。
他在洪武初年国家安稳之后,发展了十多年的时间,从大明开国时期粮价维持一二两,甚至三四两一石努力降到了五六钱左右一石。
而且是糙米的价格,白米一般要比糙米贵两三钱左右,因此在洪武十二年左右,白米价格是七八钱一石的样子。
现在跌到三钱,那何止是腰斩,几乎已经是跳崖式下跌,对于农民来说,这无异于是晴天霹雳。
也无怪乎南京人口忽然爆发式增长,估计很多人都已经不务农,进城打工了。
“这还是儿臣勉力维系的结果,朝廷每年都要大肆收购粮食,制作成饲料喂养牲畜。不然的话,就现在的情况,粮价还得持续下跌。”
朱标苦笑着摇摇头道:“父亲怕是不知道,咱们的粮食产量已经提升了三倍有余,接近四倍,以大明的人口忽然涌现出那么多粮食,无数农民没有破产就已经不错了,而各地官府上报的治安案件却是增长了数倍有余,各类盗窃、抢劫、杀人、斗殴案件层出不穷,很多人吃得太饱又没有工作,会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在儿臣每天都在想解决的办法。”
“嗯。”
老朱当过农民,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