辇。
珠帘微动,毛草灵的声音平静地传出:“呈上来。”
内侍接过卷轴,恭敬地递入辇中。毛草灵展开,看着上面那些或工整、或潦草,却都饱含热切的名字,目光在那泣血般的文字上停留许久。她认得那位带头的老儒,是国子监一位以刚正不阿著称的博士,曾多次在她推行的新政上提出过尖锐却中肯的意见。
这不是安排好的戏码,这是真实的民心。
她轻轻合上卷轴,示意内侍掀起前方珠帘。她的面容暴露在阳光和无数道目光之下,依旧美丽,却更添了几分历经风雨后的坚毅。
“诸位请起。”她的声音透过内侍传扬开去,清晰而温和,“本宫深受陛下隆恩,得乞儿国百姓爱戴,十年来,早已将此间视为归宿。些微风言风语,动摇不了本宫之心。乞儿国的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与本宫血脉相连,荣辱与共。本宫,不会离开。”
她没有慷慨激昂,只是平静地陈述,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量。
“娘娘圣明!”
“皇后娘娘千岁千千岁!”
短暂的寂静后,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从士子们开始,迅速蔓延至整条朱雀大街,乃至更远的地方。百姓们激动地叩首,许多妇人甚至喜极而泣。皇后亲口承诺不离开,这比皇帝的任何旨意都更让他们安心。
毛草灵微微颔首,示意仪仗继续前行。凤辇缓缓驶过欢呼的人群,她重新放下珠帘,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也掩去了眼底一丝深沉的忧虑。
公开表态,稳定了国内民心,但也将她彻底推到了风口浪尖。唐朝使团那边,必然会对此做出反应。
果然,次日,唐朝正使,一位姓崔的鸿胪寺卿,便递了牌子请求觐见皇帝与皇后。
正式的接见安排在太极殿。殿内气氛庄重而压抑。李泓高坐龙椅,毛草灵端坐于侧后凤座,珠冠凤披,威仪天成。下方,以崔使臣为首的唐朝使团成员肃立一旁,另一边则是以丞相、太傅为首的乞儿国重臣。
崔使臣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眼神锐利,显然是个精明干练的角色。他依礼参拜后,便直接切入主题,言辞看似恭谨,实则步步紧逼。
“外臣奉我大唐皇帝陛下之命,特来迎请永安公主殿下归宁。十年之约,白纸黑字,两国为证。如今期至,公主殿下却滞留不归,于礼不合,于信有亏。且我皇陛下思女心切,特加封国后夫人之尊号,拳拳爱女之心,天地可鉴。还望乞儿国皇帝陛下、公主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