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60章 哥布的局,你们看不懂是正常的(2)

者看不出来的。”

顾辙对这一点看得非常透彻,毕竟他有后世20年的商业经验常识。

后世很多人喷小米没有技术含量,只会做便宜货,但他们没看到一个问题——小米在入行的时候,是一家完全零基础的企业,是杀进一个新领域当鲶鱼的。

一家新公司,新品牌,就算拼死拼活拿出性能方面世界第一的技术,但只要超越世界第二不是碾压级的优势,消费者就可以选择性失明,继续去买老牌子。

就好比,假设某一代手机,小米的摄像头1亿像素时,世界上其他牌子最好也就5000万,屁果只有3000万的话,消费者就会为了个这个1亿像素去买小米吗?不可能的。

果粉还会继续跪舔屁果的东西“极简主义,不浪费堆砌性能”。

而且彼得蒂尔那套商业理论模型里,默认评估的还是米国企业。要是华夏的企业,境况只会比米国企业更惨。

因为华夏制造过去四十年给人留下的就是廉价劣质的刻板印象,想买好货的国内消费者,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崇洋媚外,觉得老外就是科技含量高。

一家华夏企业,如果要直面消费者,就算性能做到世界第一,只要超越第二不明显,大多数群氓还是不买账。

小米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新公司入局,只能做低价,做优化供应链——能在不降低质量的前提下,把东西做便宜,其实也是一种技术含量,而且这种技术含量更直观。

消费者就算是智商60的弱智,参数可以看不懂,钱贵钱便宜还是看得懂的。

所以,至少吸引到了想买便宜货的人,闭着眼睛无脑买就行了。

新公司只能这样入局。

顾辙在品牌和营销上的劣势,只会比小米更惨。

雷老板好歹还有几十年的圈内地位,顾辙有啥?他连他自己的个人品牌个人威望都没有。所以他只能选100%纯靠科技碾压的赛道。

……

雷老板的例子顾辙不能举,但道理是相通的。

反正没有出处的话,顾辙就假托彼得蒂尔,明明彼得蒂尔只说了一句的,顾辙自己举一反三,就像小学生写作文逮着鲁迅薅。

沈明博等人听完后,不由态度也有所改观,对于顾辙的科研定调愈发心悦诚服,知道顾老板不但是科学家,还如此有商业头脑,远见卓识。

沈明博懵逼了好一会儿,才想起蹦出一个问题:“对了……彼得蒂尔是谁?”

顾辙一阵无语:“搞paypal的,你就理解为米版支付宝。嗯,支付宝是一个阿狸马老板目前还在开发的应用,我跟他熟,所以知道。”

历史上支付宝要到2004年10月左右才能上线。不过这东西技术难度并不大,阿狸巴巴想开发,还是可以快速开发的。关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