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损兵折将的时候,德川家反而在倭国一家独大,这其中原由倒是颇难以理解。
因为按照道理,丰臣秀吉再傻也不会留下这么一个大隐患,而是会督促德川家出兵朝鲜才对。
可历史就是这样,丰臣秀吉在朝鲜丢掉了他的主力,而德川家损失却微乎其微,完全替人做了嫁衣。
接下来的讨论,更多就是刘綎和邓子龙询问本州岛地形,特别是他们需要攻占的城寨。
职方司主事和锦衣卫指挥使刘守有都做了详细回答,回答不了的,刘守有表示也会尽快安排人查探清楚。
“朝廷还需要石见地区的倭人?”
在他们聊的差不多了,此次作战的将领对兵部制定的作战计划都无疑义后,戚继光才开口向张科问道。
“他们是最好的矿工,否则朝廷就需要从各省招募,如此必然会遭遇阻力。”
张科笑道。
大一开始,兵部就没有考虑从国内送人过去挖矿,而是打算用倭人进行。
所以一开始就以包围的姿态,控制石见地区周围,就是防止倭人逃难离开。
“此次东征,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拿回倭乱我大明损失的财富。
倭乱的危害,让我大明不仅损失大量财富,更是无数百姓惨遭涂炭。
左渡金山和石见银山就是倭国对我大明的赔偿,而在我大明掌控两处矿山后,我也打算提议逐渐为江南曾经受到倭寇袭扰地区减免税赋。”
魏广德这话算是有意识往外吹风,江南士绅阶层的实力是很强大的,有许多京官都出自那里。
如果知道大明东征倭国成功后,会减少他们的赋税,想来他们应该会全力支持朝廷这次对外的军事行动。
特别是吴地,确实因为张士诚的原故,大明朝一向对江南赋税征收极重。
“天下赋税半江南”,不是在说江南富庶,而是在控诉朝廷的残酷剥削。
而且,这里说的江南,并不是真正的长江以南的地区,而是只针对苏州、松江、湖州和嘉兴四府。
苏州一府之地征收的田赋,也比它隔壁的整个浙江布政使司还多。
此次张居正推行清丈田亩和一条鞭法的税制改革后,江南赋税并没有减轻,依旧按照明太祖定下的重税进行摊派。
实际情况就是,江南四府田地赋税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更重,这已经有引发当地自耕农破产的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