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550火炮制敌(4)

魏广德知道这些,自然也是因为在松江府置业的关系。

想想,摊丁入亩,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以为这会惠及大众。

事实上也是如此,特别是那些没有田地的佃户,纯粹的无产阶级,他们可以彻底摆脱赋税的束缚。

不过大明虽然已经步入“后期”,但江南依旧还有大量的自耕农存在。

丁税摊入田地,等于让这些自耕农承担更重的税赋。

而士绅,虽然也要承担一些,但人家家里有官员,现在朝廷不过是按照规矩免除役税,而免除的役税也要其他田地承担,这再次增加了自耕农的税负。

于是,以前勉强还能维持的生活,因为新税法直接把他们逼到破产的境地。

这显然不是魏广德想要看到的,江南富庶,那是因为这里工商业发达。

农户在农忙时耕种,闲时进城务工赚钱,但赚的每一钱银子,那都是辛苦钱。

但现在这些辛苦钱都不够填加重的赋税,只能被逼着卖田卖地。

于是,适当削减江南,是整个东南沿海府县赋税就被魏广德提上议事日程。

不能仅仅针对江南四府减赋,只是适当的削减一些,江南四府以前是不可能享受这样朝廷政策优惠的,而这次魏广德要给他们。

而这笔赋税的减免,就和东征挂钩。

东征成功,开始收取金山银山的出产后,江南沿海府县就开始减税。

魏广德自认为做首辅的经验比张居正还要老到,不管做什么,都选择给地方上一些实惠,至少要惠及部分地区。

这样,这种政令在朝堂讨论的时候,至少有个站他一边的基本盘,他们这些人会为了这些实惠和他保持一致的态度。

江南,一向是大明科举最厉害的地区,这里每届考生成绩都是出类拔萃,久而久之在官场的影响力已经非常巨大。

这也是后来东林党一呼百应,轻易就能左右朝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试想,朝廷大半官员因为共同利益结为一“党”,这种威势根本不容小觑,除了退避,谁头铁会选择迎难而上。

果然,魏广德话音落下后,堂内就有几人脸色大喜。

不用多问,他们肯定是江浙官员,听到魏广德要取倭国之财惠及乡里,自然非常支持。

张科早前听魏广德提到过,那时还是两年前,朝廷刚刚有东征倭国之意,魏广德就用金山银山刺激张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