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559山西急报(4)

和之前的朝代相比,明代的灾荒与灾难更加严重,可以说是空前的,在这种情况下明朝能维持276年的大一统局面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据历史学家邓拓统计:明代灾害之多,竟达一千零十一次,这是前所未有的纪录,平均每年三次半的灾害统计。

当时灾害最多的是水灾,共一百九十六次;次为旱灾,共一百七十四次;又次为地震,共一百五十六次;再次为雹灾,共一百十二次;更次为风灾,共九十七次;复次为蝗灾,共九十四次。

此外饥荒有九十三次;疫灾有六十四次;霜雪之灾有十六次。当时各种灾害的发生,同时交织,表现为极复杂的状态”。

这其实还不是全部,有学者统计数字更是多达一千二百多次,这里面其实主要是涉及跨省灾情统计口径的差异。

不是地方官虚报谎报,而是灾情就这么严重。

魏广德读书那会儿,西南沿海闹倭寇不说,整个大明南北各地水旱灾害频发,就不是一年三四次,而是多达十余地上报灾荒。

严嵩治国那会儿,两个瓶盖要盖五个瓶子,那是真有其事儿,只能是拆东墙补西墙,还要满足宫里嘉靖皇帝修炼的开销。

于是到了崇祯朝,北地三省大范围持续数年干旱,加之辽东不靖,朝廷财政彻底崩溃,最终拖垮了大明帝国。

“子维,听说山西那边有灾情上报?”

距离不远,魏广德没几步就到了地方。

张四维这边的人见到魏广德行礼之时,他已经大步走进值房,对里面说道。

“首辅大人,你来了。”

书案后,张四维放下手里奏疏起身,拿起旁边放下的一本奏疏就迎了过来。

好魏广德坐下后,把手里奏疏递过去。

魏广德接过来看了眼,眉头就皱的更深。

奏疏是山西布政使上报的,“山西连年大旱,百姓死亡,平凉、固原城外掘大坑三、五十处,处处皆满,时天热,满坑臭烂。”

“怎么这时候才上报?”

魏广德心头火起,前两年还给拨了银子,现在直接报告死人了,还很多,显然之前山西上下都在遮掩此事,也说明之前朝廷账面上划拨的赈灾钱粮其实大多没有到位。

“子维,你怎么看?”

魏广德放下奏疏,抬头看着张四维说道。

“应立即让都察院和锦衣卫出动,对所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