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52章 最大的项目(3)

明白了,这里面的问题不大。

陈光良果断说道:“我有兴趣,若是此次交易达成,我愿意付出2%的佣金给你个人。”

足足比百乐门的地皮,向东一公里多。

而百乐门的地皮在前世的1930或1931年左右,六亩土地差不多卖出了70万白银。

所以说,这里面仅地皮升值的价值都可以让他不亏。

更何况陈光良觉得这60亩地皮,可以发展一个‘大型住宅社区’,是一个难得的精品项目。

风险上面,陈光良仅愚园路的地产项目,保守都可以赚三百万大洋,所以可以冒险一下。

亨弗里斯当即说道:“成交,我把你引荐给董事会的执行人嘉道理,当然你如果价格不高过孙春生,那也就没有必要谈了!”

“行,我懂!”

孙春生这个人,陈光良是知道的,也是一个地产投机商。

此人是1899年出生的,其伯父是英资大地产公司——业广公司的买办,在其伯父的引荐下,其十六岁就进入业广地产公司但实习生。

孙春生此人聪敏机灵,两年后破格提升为职员,后又被提升为高级职员,其除了赚丰厚的薪资外,还明的、暗的从客户所得额外报酬,在二十多岁就赚了数万本金。

其在1925年出来单干,成立锦兴营业公司,其从发利用机动灵活的经营政策,一度可以和老东家业广公司竞争。比较出名的项目,便是开发出沪市的太阳公寓(威海路一段),前世一度资产达到400万。

孙春生的很多项目,都是大量借贷投资的,所以仅需到了1932年,自然就会资金链断裂。

陈光良决定掺和这个项目,自然是被这里面的庞大的利润给吸引!

60亩地,可开发一个200幢洋房的大型住宅社区,足足600层楼,甚至可以考虑建4层洋房。按照每幢1万大洋计算,那就是600~800万的售价。

退一万步来说,全部留着收租,陈光良也不是没有实力。

租界要到1941年底才沦陷,租金都能让其回本,当然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很快,陈光良就见到大华饭店的执行人伊利嘉道理以及其他三名重要的股东,包括小亨弗里斯的父亲老亨弗里斯。

伊利嘉道理,是‘上海香港’嘉道理家族的创始人。

其早年从上海去香港时,身上仅有五百块钱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