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52章 最大的项目(4)

。他用这笔钱开了一家股票经纪行,凭着犹太人的精明能干,嘉道理在股票买卖中赚到第一桶金。钱生钱的道理犹太人似乎天生就懂,伊利嘉道理迅速将赚来的钱进行投资。他与朋友合作,于一九零三年成立了中华电力公司。尽管当年发电机的功率很小,香港也仅有少数洋人能用上电灯,但聪明的嘉道理已预见到电力事业是个大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他集中精力专注于中华电力公司。一九零六年,伊利嘉道理又购入香港上海大酒店的大量股份,成为大股东。

犹太富商嘉道理家族在上海拥有大量房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位于静安寺的大理石大厦,又名嘉道理大厦。这座宫殿般的豪宅用料考究,工程总造价高达100万两白银,占地1.5万平方米,室内面积3300平方米,包含大小客厅和20多个房间,于1928年建成。

众人在大华饭店的会议室,进行了会谈,陈光良身边也只带了一个属下郭德明。

陈光良直接开价道:“对于这幅地皮,我们长江地产很感兴趣,就是不知道整个项目什么时候能交割。”

这个很重要,因为交割时间太晚,他可能来不及进行‘分层分期销售’。

陈光良的想法中‘9.18’事件前,他要清空沪市的地产项目,不然等到‘1.28’事件来临时,可能就来不及。

当然租界的地皮和物业,到1937年前夕,应该还有一波高峰,有机会出售。

伊利嘉道理看着年轻的陈光良,如果不是小亨弗里斯担保,他都怀疑是否有实力吃下。

既然有人担保,他也不再废话的说道:“11月份之前,可以完成交割。但如果你和那个孙的价格谁出的高,我们就卖给谁,另外谈成后,需要缴纳一笔挞定(定金)。”

其他三名股东也纷纷露出饶有兴趣的表情,毕竟现在两个华资地产大亨抢夺这幅地皮,于他们有利。

陈光良随后说道:“235万两白银,这是我的价格,并且我能在一周时间,给你们下挞定。”

他觉得孙春生购买这幅地皮,不太可能是自己开发,因为他记得前世的一篇新闻,说这个孙春生最高财富也就四百万白银。

按照这个地皮的未来升值潜力,说明孙春生并没有一直持有这幅地皮。

另外,他这两天去调查过孙春生,知道他前面有超过两次地皮,获利近一百万地皮。

综合这些信息,陈光良觉得孙春生购买这幅地皮,是利用银行的贷款先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