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223、一刀斩断功名路(上)(3)

郑启贤话音落下,书院里的气氛霎时紧绷。

数百师生惊慌看着这一幕,心跳如雷。

但,对于82岁的桓应来说,这些都是小场面。

闹不起来的。

他静静看向浑身剑拔弩张,威胁意味十足的郑启贤,说道:“岳麓首席教谕?从现在开始,你不是了。”

“自行归家吧。”

哗!

听到这话,在场师生集体瞠目。

而后,无数道目光先后看向老山长身旁的少年郎,震惊到讷讷无言。

山长不顾无数老儒反对、甚至不惜逼走郑教谕、冒着得罪郑家的风险,也要传位于此人。

这崔岘,究竟给山长灌了什么迷魂汤啊!

到了此时,众人才真正意识到,崔岘在山长心目中的地位。

岳麓山长传承一事,绝无商量的余地。

新任山长,只能是崔岘!

迎着无数道打量的目光,崔岘站在桓应身旁,沉眉敛目,不发一语。

郑启贤脸色倏然惨白,不可置信看向桓应,呼吸变得急促。

桓应居高临下看向他。

老先生身材削瘦,浑身病态,好似风一吹就倒般孱弱。

可被这样的目光盯着,郑启贤甚至连句狠话都不敢放。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眼眸中的屈辱不甘,愤恨对着桓应长鞠一躬。

而后当众褪下教谕外袍,转身消失于夜色深处。

岳麓书院首席教谕,就此被罢黜。

有学生想要替郑教谕求情,却被旁边的同窗及时拦下。

等郑教谕走了。

桓应拍了拍崔岘的手,虚弱自嘲道:“瞧,老夫还没死呢,说话便不好使喽。”

这话,吓得院内一众师生神情惶然。

崔岘涩声道:“老先生,莫要——”

桓应摆摆手,搀扶着崔岘往前走:“宽慰的话,无需多说。”

“当年大禹凿龙门,非为毁山,实乃请群山为江河让路。”

“今以少年为楫,非轻耆老,实因新舟当渡新澜。”

雨夜,路滑。

崔岘搀扶着桓应往前走,数百师生分作两拨,从中让出一条路。

老山长的话音还在继续:“小崔岘呐,你,便是老夫扔给沉疴儒学的一块问路石。”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