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0102章:午门前通宵之辩,小万历泪洒议政台(7)

谁都能听出,他指的是当朝首辅张居正。

“曾经,吾为救父而与严嵩父子相抗,仕途坎坷。吾知,欲臻政通人和,新政当以法令束之,而非依赖某人之威权!”

“权臣擅权,广植党羽,操控舆论。凡有任免,皆以亲疏为断,非论才德;若不阿附,轻则遭排挤,重则被罢黜归家。如此做法,他怎敢令天下人讲学言政?”

王世贞埋怨自己丢官,乃是因没有攀附张居正所致。

听到此话。

申时行欲上前阻拦,王世贞之言已涉及攻击官员私德,且无依据。

然而在他看向张居正的那一刻。

张居正朝其摇了摇头,示意他不用阻拦。

王世贞接着道:“吾以为,朝廷若以法治与吏治为上,立士人风骨,则无惧天下人言,国之政令便可行于四方,社稷自然隆盛”

王世贞的一番话。

直白来讲就是:权臣张居正实乃社稷之蠹,除掉他,尊崇皇权,施行法治与吏治,则天下可兴,社稷可隆。

他将张居正视为大明当下最大的毒瘤。

沈念对王世贞的这番话,并未曾感到意外。

此人乃是传统的儒家士大夫,遵从皇权,也有济世情怀,且不反对新政。

但他反对权力滥用,认为当下的大明被张居正所控,故而走歪了路。

若去权臣之权,施行吏治与法治,大明朝仍可走向盛世。

他仅仅只是反对张居正,认为罢黜张居正,民间书院与生员言政,自然可以恢复。

大明之官员,如他这样想的,其实不在少数。

这一刻。

所有议政官都看向张居正,王世贞如此直言,张居正自然是正面回应才为上策。

张居正轻捋胡须,缓缓起身,然后走上议政台,王世贞的对面。

他看了一眼王世贞,然后环顾四周。

“吾自辅政以来,以家国大义为念,大明江山为重,所发政令,皆为革除积弊,振兴社稷,无一丝私念。”

“既为国之首辅,又逢陛下年幼,吾只当竭尽心力,隆兴政事,不负君恩,不负万民。”

“考成法,意在整饬吏治,澄澈官场,提高效率。关闭天下书院、禁止生员议政,乃是因天下人心不齐,流言不断,新政举步维艰。”

“至于任人唯亲,天地可鉴,吾选士皆秉持公心,为国求贤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