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36章 朝会定国策(二)(2)

人头作保,若真能寻得此物..."

"老将军且慢。"李斯皱眉打断,"南海凶险,百越蛮夷..."

少府令突然插话:"造船、粮饷、赏赐,这笔开销..."

嬴政的手指在龙案上轻轻叩击,节奏越来越慢。满朝文武屏息以待,连淳于越都暂时闭上了嘴。

"方铭。"帝王终于开口,"你可知欺君之罪..."

"臣愿立军令状!"方铭突然跪下,从怀中取出一封早已写好的奏疏,"若不得此三物,请斩臣首级悬于东门!"

殿中一片倒吸冷气之声。李斯急忙出列:"陛下,此事还需从长..."

"不必。"嬴政突然起身,玄色冕服上的日月星辰纹无风自动。

"传旨。"

帝王的声音不大,却震得殿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

"其一,命墨家与公输家即日起合力建造跨海巨舰,赐名''蜃楼''。"玄色广袖拂过案上竹简,"所需工匠、物料,各郡县需即刻调拨,违者以抗旨论处。"

方铭正要叩首领命,却见嬴政忽然起身,"方铭。"帝王竟亲自走下御阶,"朕予你''如朕亲临''金符一枚,凡造船事宜,可先斩后奏。"一枚雕刻着玄鸟纹的金牌落入方铭掌心,沉甸甸的带着寒意。

李斯的紫袍微微晃动,丞相欲言又止。淳于越更是脸色惨白——这"便宜行事之权",自大秦开国以来还未曾赐予过臣子。

"陛下!"淳于越突然扑跪在地,"如此兴师动众,万一..."

"丞相。"嬴政直接打断,"你亲自督办粮饷。若有官吏克扣船队用度..."帝王的声音突然变得轻缓,却让满朝文武汗毛倒竖,"就用他的脑袋补上差额。"

李斯深深俯首:"臣,领旨。"

"至于具体细则..."嬴政转身向殿后走去,"方铭、王翦、李斯,下朝后随朕到章台宫详议。“

治粟内史郑国手中的算筹"啪嗒"掉在地上。这位素来精明的老臣张着嘴,目光呆滞地在方铭和李斯之间来回游移——方才短短半个时辰里,陛下竟把军、政、财三权同时交托出去,这是大秦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事。

"有意思。"王翦突然打破沉默,老将军抚着白须大笑,"方小子,你这一趟朝会,顶得上老夫打三年仗啊!"

笑声中,淳于越的脸色由红转白。老儒生死死攥着腰间玉珏,指节泛青。他忽然发现一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