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136章 朝会定国策(二)(3)

个可怕的事实:这个看似温润的年轻大臣,自入朝以来没上几次朝,可每次现身,都带来惊天的变化。

"退朝——"

赵高的唱喝声在麒麟殿内回荡,却像投入深潭的石子,激不起半点涟漪。满朝文武如同泥塑木雕般僵立原地,连最讲究礼制的淳于越都忘了该行告退礼。

嬴政玄色冕服的下摆扫过玉阶,十二旒玉串在额前轻晃。帝王的目光缓缓扫过呆若木鸡的群臣,嘴角几不可察地扬起一丝弧度。

"怎么?"低沉的声音在大殿穹顶下震荡,"诸位爱卿还有本奏?"

这一声终于惊醒了众人。李斯第一个伏地叩首,紫袍玉带在青砖上铺展如云:"臣等恭送陛下!"

哗啦啦一阵衣袂声响,文武百官如梦初醒般跪倒一片。王翦的铠甲砸在地上发出闷响,老将军趁机拽了拽身旁呆愣的少府令衣角。

随着嬴政的离去,文武百官也站起了身子。

"诸公..."方铭拱手环礼,金符随着动作轻轻晃动,"下官还要去章台宫议事,先行告退。"

他转身时,紫袍玉带的九卿高官们竟不自觉地让出一条路。

"诸君发现没有?"待方铭走远,典客卿突然压低声音,"这位方大人,要么三月不见人影,要么一出现就..."

"就动摇国本!"淳于越终于爆发,花白胡须剧烈颤抖,"什么三熟稻,什么千斤薯,分明是..."

"淳于博士慎言。"李斯不知何时已站在他身后,"陛下金口已开,这就是新的国本。"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