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49章 东禅,断骨增高(2)

举目远望,果然能看见山巅上的钟楼,邻峰大殿的屋脊飞檐。

传说隋末唐初,王世充拥兵东都称帝,国号为郑,命其侄王仁则为将军,在柏谷庄布置重兵,阻拦李世民东进。

少林寺昙宗等十三名武僧,夜入郑兵大营,生擒王仁则,献于李世民。

李世民因此对少林武僧大加赞赏,赐田地四十顷,又准许少林僧人在全国各地,另建十处寺院。

不过,这十处寺院,大多淹没在历史浪潮之中。

传到宋元之时,就已经只剩下嵩山少林祖庭,以及泉州的“镇国东禅少林寺”。

因为泉州在南,世人往往并不称其东禅少林,习惯称之为南少林。

这倒是跟民国世界的发展情况颇有不同。

楚天舒得到的那本闯少林拳谱中提及,俞大猷是南北少林都去过的,北少林亦在嵩山,但那个世界的明朝南少林,却是在莆田。

这个世界的南少林,传承下来也是十分坎坷。

到了元朝末年的时候,法堂草长,僧徒雨散,整个南少林,只剩十余僧人。

可是,就在大明开国时期,那一代的南少林方丈,嗅到了一个绝妙的契机。

当时,朱元璋虽然按照旧例,对嵩山少林有一两道旨意赏赐。

但比起元朝时期对嵩山少林的厚待,着实是天壤之别。

南少林方丈看出朝廷对嵩山少林并不满意,当即决定在南少林大力倡导“农禅一体”之说,奉行百丈清规。

他大肆宣扬,南少林“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率众开垦荒田,派僧人协助乡民耕种。

洪武十年,州官上疏奏报朝廷。

皇帝大喜,下旨敕修泉州少林寺。

南少林因此再度兴盛起来。

只不过,朱元璋杀戮极重,疑心也重,南少林既然打出百丈清规的名号,又说农禅一体。

当初数十年间,寺中新收门徒,也都得细心教导,兢兢业业。

这么坚持下来,南少林的清誉名望,有段时间真比嵩山少林还要响亮。

然而,那已经是陈年往事了。

如今的南少林,虽然是名门大派,号为江湖正派支柱之一。

但要说他们有多么安分,倒也不见得。

楚天舒自从离开永春之后,一路上收集各种消息,分析斟酌。

最终选择先到南少林来,其中一个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