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462章 我亦是有成为明君的潜质!(3)

这番大论给勾起来兴趣。

他们不认为齐泰这是装逼。

因为齐泰这人。

是真的很聪明,非常聪明!

齐泰是应天府溧水县人,洪武十七年参加乡试,夺得第一,后成为举人。

之后就进了大明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在里面学习。

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但在国子监的时候,一众读书人却对齐泰都是心服口服。

因为他们发现齐泰这人,不仅对经史典籍,诸子百家全部都烂熟于心。

特别是涉及朝廷典章制度、法律法规、地理边防的信息,齐泰只需要看一眼!

之后再问他,他全部能倒背如流,过目不忘!

方孝孺还记得,当初朱元璋在国子监试学,突然问边关一个将领的名字,在场没有一个人能回答的出来的。

就在朱元璋大发雷霆,斥责在场学子不学无术,不关心朝廷边关战事的时候。

只有齐泰站了出来,说出那将领的名字,还对朱元璋提出来的每一个问题,都从容应对,同时更能举一反三,提出多条策论。

方孝孺记得很清楚,朱元璋当时看齐泰的眼神那叫一个火热!

而且齐泰这个人,他之所以叫齐泰,还是朱元璋亲自赐的名。

泰字,寓意安定、通达、宏伟,可见朱元璋对他有多重视。

齐泰这时端起茶碗,慢条斯理的饮茶。

朱允炆被怠慢,心里虽然有点不高兴,但为了维护礼贤下士的人设,还是老老实实的等。

不过他能等。

古板且又脾气火爆的方孝孺等不了了,上去一下夺走齐泰手里的茶水:“我说齐公!就别卖关子了!计将何出,赶紧说吧!”

齐泰也不生气,反正逼已经装够了,干脆的说道:

“既然殿下和方公你们都担心,我等上疏劝陛下诛杀李暄,怕陛下会龙颜大怒。”

“那我等在奏疏里,不提李暄的名字不就好了?”

方孝孺眼直了:“不提?那我们在这聊这半天是干嘛呢?浪费时日!?”

“你不提,陛下怎么知道我们是劝他杀李暄?”

齐泰:“你看,又急,方公,不要激动嘛。”

“谁说不提!陛下就不能知道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