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向自己发难。
但尽管如此,姜春山却依旧不肯放过陆修文,每一次都借机贬低陆修文徒有虚名却无实才。
更是诟病陆修文不肯作诗有失文人之礼,对皇家有不敬之嫌,搞得陆修文每次都要百般解释。
都是靠百里佳木从中调和,这才勉强算是平安无事。
此次太后寿宴,所有人都知道姜春山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必定又会趁机刁难陆修文。
前面敬酒、献贺词都十分顺利,到了各国使臣敬酒之时,邵曦和白锦卿也并未借机展示才华。
用邵曦的话讲,不就是给个老太太敬酒吗?何必费那么多的心思?说几句好听的哄得太后开心便是了,实在没必要绞尽脑汁。
反正他们又不是东穆国人,做得再多再好也毫无意义,顺利地将为太后贺寿之事完成,办好这趟差事返回景元帝国才是他们该考虑的。
因此白锦卿在敬酒的时候只是说了一些吉祥话,而邵曦则是别出心裁地给太后讲了个笑话,将太后逗得前仰后合喜笑颜开。
让太后开心了,邵曦的这个酒也就没白敬,于是顺顺当当地返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原本以为此事就这么结束了,却不想在姜春山敬酒之时又起了幺蛾子。
因为姜春山与那群民间的文人学士排在一起,所以轮到这群人敬酒时自然是姜春山排在第一。
只见他端着手中的酒杯走到大殿之中,将杯中之酒举过头顶,对着太后十分郑重地行了一礼。
一脸庄重地说道:“今日太后九十寿辰,微臣祝太后松鹤长春,后福无疆,富贵安康,春秋不老!
“微臣一时有感偶得五绝一首,想要献于太后!”
别看姜春山话说的客套,但在座的很多人都很清楚,每次他都是这一套。
诗是不是有感而得没人知道,但若是有人敢作的比他好,他虽然会在表面上表现得十分大度和欣赏,可谁都知道这个人要倒霉了。
这种凭着自己的身份、声望,甚至是手中的权力来打压其他文人的做法,实际上是在毁掉东穆国文坛的根基。
奈何他在东穆国的声望实在是太高了,百里野林对他又是十分的信任和倚重,所以一直以来很多文人都是敢怒不敢言。
这种事情没人出来说,自然也就不会有人去计较,正所谓民不举官不究,导致百里野林一直以来也并不知晓有这种事。
在他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