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学院,
李海背着书包,牵着个圆脸女生,脚步轻快的往6号教学楼走去。
他如愿的跟女朋友上了同一所大学。
东莞理工学院虽然并不是什么好学校,但与华为、oppo等企业合作密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也是王牌专业,跟李海自己的预期很是符合。
很快,两人来到一栋极具现代感的白色建筑前,6号教学楼曲面玻璃幕墙折射着晨光,像一本翻开的巨书,这是松山湖校区的地标,同学们都叫它白贝壳。
早上八点,两人伴随着铃声走进教室。
靠后的位置自然早就坐满,只剩下前几排还有几个零零散散的位置,两人急匆匆的走过去坐下。
今天这堂课是大学物理,李海坐下后就拿出手机开始玩耍,这是他们开学后的第一堂大物课,不过李海已经打定主意混个及格就行。
这堂课的老师是一位头发花白、教学严谨的老教授,此时正满面红光的看着教室里的同学们,像是有什么喜事要跟大家分享。
“在正式上课前,我有个好消息要跟大家同步。”
张教授敲了敲课桌,“同学们请先把教材翻到第七章,杨-米尔斯规范场论,这部分内容,是现代物理,尤其是粒子物理和流体力学的重要基石。”
“当然,今天我并不是让你们现在就学习这部分内容,而是想让你们好好看看这一章的目录。”
教室里响起了淅淅索索的翻书声,随后,同学们一阵骚动,有人不敢相信的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杨米尔斯-陈定理?”
教材上那个如雷贯耳、却又令人望而生畏的方程名字后面,赫然加上了“-陈定理”!
“大家没看错,”张教授的声音微微提高,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自豪感,甚至眼眶似乎有些湿润,“上个学期末,我们刚刚更换了最新版教材,这新增的两节内容,以及方程名称的变更,源自于我们华夏科学界,乃至全球科学界近百年来的一个重大突破!”
他放下粉笔,拿起讲台上保温杯喝了一口水,似乎在平复情绪。
“想必大家也都听说过了。”张教授的目光变得锐利而明亮,“就在去年,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间隙假设、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解的存在性与光滑性,被我们的一位同胞,陈辉教授,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极具创造性和严密性的数学物理方法,彻底、完美地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