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63章 一举多得的香港博物馆计划(3)

一共有四位华人船王,分别是包玉冈、董浩云、曹文锦及赵从衍。

这赵从衍有一个特殊爱好,那就是极端喜欢古董,别人有钱了后要么投资买房买股票,要么继续投入自己的行业,就他喜欢去收购古董。

江湖传言,巅峰时期,其一人就有着香港一半的各种古董。

当80年代船灾降临的时候,为了拯救自己家族企业,赵从衍开始出手自己私藏的古董,最终筹集了3亿港元,才成功避免了公司破产的命运。

要知道,古董这种东西可不是地产,其价格也是没有统一标准的,在紧急出售需要拿钱救命的时候,必然会被各方买家拼命压价,但即使如此,还让他卖了几个亿,这足以看出,赵船王的古董收藏数量与质量,是何等的恐怖。

“赵生喜欢古董,香港也是人尽皆知的。”霍营东笑了笑,说道:“杨生如果对古董没兴趣,就直接跟华润的人说清楚就行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杨文东摇头说道:“我对古董是没什么兴趣,不过,这件事倒是让我有了一个想法,或许也能够帮助内地一把。”

“哦,什么意思?”霍营东问道。

杨文东道:“国内的古董,在盛世的时候其实价值很高,而如果因为缺乏外汇就出售,那就太可惜了;

所以我的想法是,在香港建一座历史博物馆,然后我会出资购买内地的一些古董,放在其中,香港或者其他海外的游客可以来参观,我再收费,那不就是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了吗?”

原本杨文东也没在意古董这个东西,但昨天被郑玉华一提,他才发现香港只有一间描述香港历史的小博物馆

而关于中华文明的,就没有。

这让他顿时就有了自己建一个大型博物馆的想法,先不说对香港与内地都是有一定的益处,光是对自己,在“名”这个字上就能带来非常大的好处。

任何国家、城市,博物馆都是文化的象征,不遭遇大型战争,那都会遗传百年甚至更久,如果自己建了香港第一栋大型国际博物馆,必然是可以被百年乃至更久之后的历史书所记载的。

而在经济上也是可以收费的,先引进国内古董,以后香港经济起飞了,也可以跟国外博物馆合作,以香港经济的发展情况外加未来海外游客的数量,养活一个大型博物馆,完全不是问题。

“博物馆?”霍营东顿时来了兴趣,思考片刻后,赞叹说道:“杨生的这个想法真是厉害,我一直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