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63章 一举多得的香港博物馆计划(4)

想帮着国内解决一些经济问题,但就是没想到这一点。”

“哈哈,霍生谦虚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我也是偶然想到的。”

他前世就曾经去过上沪、燕京等一些大城市的博物馆,对这些地方的人流量也是知晓的,香港未来几十年,也一样会有这样的人流量,且经济消费能力更高。

霍营东又问道:“杨生,这种博物馆的投资,可不是小数目啊?”

杨文东则说道:“的确不会很小,但也不至于很多,比起建筑费用,我估计地价可能会更高。

不过这些都不是大问题,只要博物馆本身能够盈利,那就可以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来建成整个项目,以后再以门票的方式还款。”

“杨生确定这样的项目能赚钱?”霍营东也有些不确定。

香港历史上,还没有这样的项目,也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完全就是一种不同的生意。

“100%的把握我是没有,但780%应该还是可行的。”杨文东分析说道:“这几年香港的经济越来越好,港府也在推动旅游业发展,连五星级酒店都在推动,我还是很相信香港的未来的;

而香港经济好了之后,作为拥有大量中华文明古董的博物馆,或者说记录中华文明的博物馆,那肯定不缺客人,特别是孩子群体。”

在80年代之前,英国是真心实意的想将香港建成亚洲的东方明珠,加上其特殊的位置、优质的港口,以及本地大量精英群体的发展,也成就了未来黄金时代的香港。

在巅峰时期,香港人可以说花钱如流水,那一个博物馆,也肯定是能够盈利的。

当然,66-67年肯定会亏,但也就两年,熬过去了就是一切海阔天空了。

“杨生就这么有信心?”霍营东笑问道。

“当然。”杨文东笑了笑。

最后一步,如果博物馆实在不行,那以后就换个位置,原地则建楼,那只看经济收益,估计赚的会比博物馆长期经营的好二不拆,还要多的多.

不过,杨文东也不差某一栋楼,博物馆如果能够成功,那意义更大。

“好,这件事我会跟华润的人商量下。”见杨文东如此坚持,霍营东也就答应说道:“他们应该会与内地有关部门商量,如果能够大量卖你古董,那博物馆就可以建了。

不过一些有价值的古董,恐怕不可能卖。”

杨文东又道:“其实不一定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