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后记·宣德(2)(3)

“三杨虽死,可王直、陈循这群人还在。”

“江南之地吏员占天下半数,让张孟存去对付他们,总比我们下水要好”

陆愈话未说完,于谦便冷脸道:

“隔岸观火非我所愿,且我也不认为张孟存有胆子把江南查清楚!”

“你偏要搅进去?”陆愈语气带上了情绪,这种情绪是他这個位置的人所不该存在的。

“什么叫做搅进去?”于谦反问他,随后转身道:

“有些事情,总得有人去做。”

他抬腿向外走去,陆愈瞧着他的背影,于心不忍。

如今已经不再是洪熙年间了,尽管当今的皇帝对朝廷的掌握依旧强势,可皇帝毕竟不是那位。

一场大案若是展开并结束,那朝廷和天下都能获利,可主持大案的人就难说了

陆愈还想阻拦于谦,可他最终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于谦是他的好友不假,可他如今努力而来的生活也来之不易。

京察这趟浑水他不能搅入,哪怕就算在岸边站着看,也需要时刻警惕。

况且他只有站在岸上,才能在关键时刻捞于谦一把。

长叹一声,陆愈转身走回了武英殿,步伐沉重

宣德十年七月初一,大明报宣布京察天下,以都察院左都御史于谦为主官,右都御史张孟存为副官,统辖都察院、刑部、大理寺、锦衣卫、西厂等五司衙门三万余名官吏展开京察。

二十余年的承平让许多官吏早已失去了警惕性,因此当京察开展,并且是以兴大案这种严格程度开展的时候,许多人都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于谦的较真在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对于他而言,不论官吏官职大小,牵着多大,只要财产来源解释不清,那他就会按照大明律对这些官吏判刑。

其实他大可以将官员羁押,等待皇帝发落,或者把官吏和违法犯罪的罪证交给刑部,把定罪的事情交给皇帝和六部来办,然而他并没有这么做。

他很清楚,如今朝廷的钱粮并不足以推动新政高速发展,而海外诸藩也各有心思。

朝廷需要钱粮,需要足够的钱粮。

自世宗武皇帝去世后,官员之间便鲜有敢于追查到底的情况,原因很简单大家都疲惫了。

经历洪武、永乐、洪熙这三朝七十八年的高压,官员们都感到了疲惫。

正是因为如此,宣德朝这十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