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竟敢咒朕活不长!朕要杀了他!”
大臣们赶紧求情:“陛下,韩愈虽然言辞激烈,但也是一片忠心,杀了他,会让天下人觉得陛下容不下直言之人啊!”
宪宗气了半天,最后说:“杀了他太便宜他了!贬!贬到潮州当刺史!让他去荒蛮之地反省反省!”
潮州在哪?在现在的广东潮州,比阳山还远,离长安有八千里路,当时是“瘴疠之地”,到处是鳄鱼,百姓们还过着刀耕火种的日子。
韩愈接到贬谪令的时候,已经52岁了,身体早就不如从前。他没来得及跟家人告别,就被官差押着上路了。走到蓝关的时候,天降大雪,山路被封,马也走不动了,他冻得瑟瑟发抖,心里又悲又愤——一片忠心,却落得个“夕贬潮州路八千”的下场。
就在这时,他的侄孙韩湘(就是传说中“八仙”里的韩湘子)骑着马赶来,手里拿着一件棉袄,还有一包干粮:“叔公,我来送您!”
韩愈看着韩湘,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接过棉袄,在马上写下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这两句,写尽了他的忠勇和悲愤:我想为陛下除去弊端,就算我老了,就算丢了性命,也不在乎!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又写尽了他的孤独和迷茫:秦岭的云挡住了回家的路,蓝关的雪让马都走不动,我这一去,怕是再也回不来了。
韩湘读着诗,哭着说:“叔公,您别这么说,您肯定能回来的!”
韩愈笑着摇摇头:“回来不回来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没丢了读书人的风骨,没辜负百姓。”
潮州治政:在荒蛮之地,把“贬谪路”走成“为民路”
韩愈到了潮州,才知道这里有多苦:城里到处是垃圾,百姓们喝的水不干净,经常生病;城外的韩江里有很多鳄鱼,经常上岸吃人吃牲畜,百姓们不敢靠近江边;地里的庄稼长得不好,百姓们吃不饱饭;更别说读书了,整个潮州,没几个识字的人。
官差把他送到刺史府,就赶紧跑了——怕被瘴气染上,也怕被鳄鱼吃了。韩愈看着空荡荡的刺史府,里面只有一张破床、一张破桌子,却没抱怨一句,第二天就开始干活。
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驱鳄鱼”。韩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