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番外(5)

武宗在位十九年后驾崩于洛阳瑶光殿,寿三十九,是大汉开国以来历代皇帝寿命最短的皇帝。

武宗驾崩后,内阁、五军都督府及三省六部按照其遗诏,拥立十五岁的皇太子刘勖即位,即后来的宣宗。

宣宗即位后,大汉开始偃兵息鼓,外交上开始采取绥靖政策。

宣宗在外交上的绥靖政策,使得西洲诸国开始渐渐轻视大汉,许多国家开始派兵渡过西海,与大汉争抢起了东洲、金洲的疆域。

王旻奏出兵将其击退,但宣宗经过深思熟虑过后,选择依照祖制,选出三十二名亲王、郡王出镇东洲、金洲,每名亲王各自出家财征募护卫,朝廷只提供武器装备。

这种寒酸的出镇方式,使得许多宗室根本不愿出镇,但在宣宗威逼利诱下,这些宗室还是变卖家产,带着数百到数千不等的护卫前往了东洲、金洲出镇。

过后二十余年时间里,这些宗室不出预料的没能挡住西洲各国数倍于他们的兵力,前线岌岌可危,宣宗这时才想派王旻出征。

最终王旻只能率领三万人的远征军支援东洲、金洲,好在年近六十的他依旧是当打之年。

数年后,王旻击退所有来犯之敌,并发掘了韩、李、岳、吴四名年轻小将,最终病逝在返回中原的航道上。

王旻去世的翌年,在位三十二年的宣宗刘勖因病驾崩,寿四十七岁,在位时期人口突破三亿。

在其驾崩后,二十八岁的太子刘贤即位,即孝宗。

孝宗性子懦弱散漫,不能制内阁、五军、南衙三省六部,所以将军政都委托他们。

这种情况下,许多被海商、豪强扶持起来的官员开始为背后那群人争取利益。

地方吏治开始变得糟糕,而这进步恶化了百姓对皇权的感官,“虚君”的思想浪潮不断出现并冲击着民间。

大汉二百五十年,在位十二年的孝宗驾崩,寿四十岁。

孝宗驾崩后,群臣依照遗诏,扶持十四岁的太子刘意即位,即哲宗。

刘意虽然年幼体弱,但表现得十分聪慧,在位对于政务处理十分上心,并重用了当时众人眼中的名臣赵昀,并且大力整顿吏治。

只是由于大汉并未迈入蒸汽时代,小冰期如期而至,各地天灾不断,呈现北旱南涝的局势。

刘意在这种情况下,挑灯理政十二年时间,最后因为积劳成疾加上体弱的驾崩,寿二十六,庙号哲宗。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