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0008章绣饵局中局(2)

的“扬名”戏码悄然上演。

王妈开始“无意”在相熟的邻里妇人间感叹“莹姐儿”手巧,为了多挣几个铜板贴补家用,日夜赶工。林氏则“无奈”地接了一些绣坊介绍的,给富户小姐夫人绣制私人用品(如帕子、香囊、扇套)的活计,并“允许”晓莹在客人好奇时,当场演示一些简单的针法。

晓莹被母亲再三叮嘱,只展示熟练的平针、套针、抢针等基础针法绣些寻常花草,绝不露双面绣和自创的意境绣。她虽不解其深意,却聪慧地严格执行,在外人面前,只做个沉默手巧的小女孩。

果然,“城东有个极手巧的小绣娘,家境清苦却技艺不凡”的消息渐渐在一些富家仆妇圈中传开。订单稍多,林氏则刻意筛选,只接那些背景清白、与沪上无涉的人家。

期间,那徐夫人又来过一次,啧啧称奇晓莹的进步神速,还想再看那日惊鸿一瞥的“有香味的梅花”,林氏却只推说那是孩子瞎绣碰巧,再绣不出第二幅了,只拿出些规整但不出挑的绣品应付过去。

徐夫人虽觉遗憾,但也未强求,反而因怜惜,又多介绍了几家靠谱的生意。

鱼儿未曾咬钩,林氏与孙敬儒并不急躁,深知耐心是猎手最重要的品质。

转机发生在一个午后。一位自称来自金陵的商人妇柳氏,经人介绍前来定制一套床帏绣品。言谈间,柳氏举止得体,但对绣品花样极为挑剔,自带了一幅极为繁复华丽的缠枝牡丹并翠鸟图样,要求严格依样绣制,不得有丝毫走样。

“这图样是家中祖传,妾身极是喜爱,可惜原绣品破损,请了多位绣娘都仿不出那份神韵。”柳氏叹息道,“听闻小娘子极擅模仿,故特来相求。工钱好说。”

林氏心中一动,与身旁的王妈交换了一个眼神。这图样之复杂,绝非寻常家传,其中几处转折勾勒,隐隐带着些官制器物的纹饰风格。孙敬儒提前知会过,需留意此类特殊要求。

林氏面露难色:“柳娘子这图样确实精美,但也极是耗时耗神。小女虽手巧,毕竟年幼,怕是...”

柳夫人忙道:“无妨,我可预付定钱。只求尽力。”她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正在一旁安静分线的晓莹。

晓莹抬起头,怯生生地看了看那图样,又看向母亲。林氏微不可察地点点头。

晓莹这才细声细气地开口:“娘,这鸟儿翅膀的羽毛,好像要先用浅灰打底,再用深灰丝线劈得极细,一层层晕染上去,才能显出层次。”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