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28章 播撒火种(1)

在赵四的强力推动下,“盘古计划”下的标准化与数据库建设工作,开始缓慢但坚定地推动。

初步统一的测试规范,首批核心材料数据的成功入库共享,在几个关键协作节点上显现出效果,减少了内耗。

这让参与项目的各单位,尤其是最初抵触情绪强烈的老专家们,开始认识到这套“软体系”的潜在价值,配合度有所提升。

然而,赵四的思绪早已飞越眼前这些亟待夯实的基础,投向了更遥远的未来战场。

他脑海中那份系统提供的国家工业体系脆弱点初步诊断报告里,“集成电路”这个词如同一个不断闪烁的红色警报,提醒着他这是未来几十年扼住信息时代咽喉的最致命短板。

眼下差距尚未拉开,正是提前布局、埋下种子的唯一窗口期。

但现实是,“盘古计划”的主要资源和注意力正倾注在“工业母机之母”的攻关和标准体系建设上,预算和人力都绷得很紧。

直接提出大规模投入集成电路研发,不仅不现实,也极易被批评为“好高骛远”,分散本就有限的资源。

必须找到一个低调、务实且能说服人的切入点。

这天,赵四在处理完一批紧急协调文件后,习惯性地进行了每日签到,试图寻找一些灵感或资源。

“叮!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早期硅平面工艺入门知识包(精简实践版)![现金5元,全国粮票10斤]!”

一股关于硅材料清洗、氧化、光刻、扩散、引线键合等最基础工艺步骤的原理、关键参数控制要点、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的知识流涌入他的脑海。

这份技术蓝图与赵四记忆中超越时代的工厂流水线、自动机器人完全不同。

这是一份基于当前国内可能达到的技术条件,经过高度精简优化,更强调实操细节和工艺稳定性的“入门指南”和“避坑手册”。

这股知识的涌入,瞬间让赵四脑海中原本有些模糊的构想变得清晰和具体起来。

他立刻意识到,这就是他需要的“钥匙”!

他马上铺开稿纸,结合刚刚获得的系统知识,快速起草了一份名为关于在“盘古计划”框架下开展微型化、高可靠性军用电子元器件预研的初步设想的方案。

通过项目包装,巧妙地将远景布局包装成了对现有军工项目的必要补充和前瞻性技术保障。

基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赵四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